靖远人文 | 陈永红卧龙山考古纪略
卧龙山位于白银市平川区宝积乡与靖远县东升乡交界地带,从区***所在地周家地村向东北约10公里到磁窑,沿大水沟砂河折而向北,一路崇山峻岭婉蜒,峰峦峭壁迭障,约15公里便至卧龙山,由卧龙山再向北直通锁黄川。代湮年久,时移景迁,卧龙山历经沧海桑田巨变,曾经的辉煌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只能从很少的只言片语和断砖残瓦中寻出一些蛛丝马迹来作大胆的猜测,权作为卧龙山的历史。
一、关于卧龙山的历史
卧龙山环山抱水,地形独特,四面环山,地势险要,藏龙卧虎,易守难攻,自古以来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兵家必争之地。山上有庙曰升云寺,西侧即为苦水堡遗址。解放前夕,我祖父到卧龙山谋生时,当地基本没有人居住,不知什么年代耕种过的土地都处于荒芜状态,苦水堡周边、百姓庄、华道子、苦水井沟等处早已坍塌为平地的居民点,或白杨树沟顶、雀湾等古代人居住过的村落痕迹,留下了厚厚的文化灰层和陶瓷碎片,处处透着这里曾经辉煌过的气息,无论是谁到这里,肯定都会有一份沉甸甸的怀古情结。小时候,我常常好奇地向当地牧羊的老人们打听关于卧龙山的事,每每这时,他们总是捋着花白的胡须,慢条斯理地念叨“先有卧龙山,后有宝积山;先有宝积山,后有靖远城”,然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宝积山位于磁窑沟,宋时就有***煤与烧制陶瓷的历史,考古者曾在此地发现宋代人***煤的遗址,据此推测卧龙山的兴盛应在宋代之前。这几句看似简简单单的念叨,却传递着一种悠久的时间顺序,让我们在历史资料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对卧龙山在本地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有个大致的概念和轮廓。
苦水堡南面的墩墩梁上,半山腰有一废弃荒芜的古道,宽3米左右,中间有两道车轮碾压的痕迹。这条路向东穿过大水沟砂河,砂河两侧有用条石垒砌成方台,应为通过砂河的古代桥梁底座。经华道子沿山间道路可达苍龙山以东的古堡,再向东直通西格拉滩的青砂砚。向西由苦水井沟过李家沟、齐家大岘可达水泉,也可经石碑子沟过车轮口到黄湾鸇阴古渡口。很多史志资料和文章中提及平川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之一,但境内丝绸之路的路线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笔者认为,丝绸之路从汉朝对匈奴的几次重大战役取得胜利和张骞出使西域后,逐渐形成了繁荣昌盛的对外贸易通道,至唐最为盛,宋以来由于战乱的影响,丝绸古道曾一时衰落凋敝,明清以来逐步得以恢复。这期间,随着中原王朝与匈奴、吐番、女真、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统治地域的争夺和频繁战争的影响,丝绸之路在今甘肃省境内大致沿黄河从西南向东北一线的断面上左右变更不定,主要形成了南、中、北三条通往河西走廊的要道,其中的北线中段沿平(凉)固(原)大道,从刘家井或盐池两处进入平川境内后,交集于打拉池。
结合现有的历史资料和实际地形的考察,从打拉池到黄河岸边过河通往河西走廊有四条通道,这四条通道由南至北排列,一路经杨梢沟、红沟、靖远县城西北从虎豹口渡口过河;一路经毛卜拉、大湾、吊沟、响泉、黄湾从迭烈巡渡口过河;一路沿黄家洼山过苍龙山东古堡、苦水堡、水泉堡、裴家堡、哈思吉堡从索桥渡口过河;另一路经苍龙山东古堡或苦水堡、芦沟堡、论古堡、永安堡、大庙堡等处至北城滩附近古渡口过河。这四条渡河线路在不同的朝代各有侧重,笔者推测,从苦水堡至北城滩乌兰津古渡口的这一路应为平(凉)固(原)大道上使用最早的商贸通道,因为乌兰津北卜古渡口在唐代曾是丝绸之路上最繁荣的重镇之一。
《平川区志》记载:“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宋五路大军攻西夏,中官李宪统军出熙河,十一月,先后攻夏兵于屈吴山、罗逋川,并驻兵打罗城,即打拉池古城1036年左右为西夏人所筑,此后区境一部分为宋地,一地部分为西夏地。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宋复修打罗城,并改名怀戎堡。此后数十年,自黄家洼经狼山、打拉池,杨梢沟、红沟至红柳黄河岸边,形成宋夏边界”。从地理位置和地形来看,宁夏海原天都山、平川境内屈吴山、狼山、黄家洼山、北掌山、贺家山、大青山、水泉尖山、哈思山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分界线。天都山西南的西安州古堡、打拉池怀戎堡、苦水堡均为这一分界线上的重要据点,靠山临川,扼险据要,必为宋夏争夺的战略要地,应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形成了宋夏的边界。因此笔者认为,从打拉池、杨梢沟、红沟至红柳黄河岸边一线基本上无险可据,所以“自黄家洼经狼山、打拉池、杨梢沟、红沟至红柳黄河岸边,形成宋夏边界”的说法还需进一步商榷。
明洪武二年(1369年)征虏大将军徐达在定西沈儿峪战役大败元将王保保(河南沈丘人,元平章察罕帖木儿外甥,顺帝赐名扩廓帖木儿)之后,由于没有彻底摧毁元朝的残余力量,造成有明以来河套一带的大小松山长期被蒙古鞑靼部盘踞的居面,形成了明朝与北元势力在靖远县境隔黄河对峙的格局。为了加强边境防御,于明正统二年(1437)由督指挥房贵在古会州遗址上修筑靖虏卫城以统一指挥边防战事。《靖远县志》记载:“明初以来,河套蒙古鞑靼部多次从老龙湾等处踏冰渡河,经寺儿湾法裕堡、永安堡、芦沟堡,至锁黄川牧马休整后,进犯打拉池、白草原一带”。笔者考证,从锁黄川至打拉池只有两条可供人马行走的通道,一条即为经过卧龙山的这条古道,过经宝积山等地至打拉池,另一条通道经靖远五合乡白崖子、大堡子沟向北,过苍龙山即可达青砂岘至打拉池。从老龙湾至打拉池、白草原沿途,有数十座烽火台星罗棋布,遇敌来犯,各堡在烽火台燃放烟火,构成相互之间的通讯联络以报警御敌。苦水堡南面墩墩梁山上的两个古代烽火台,居于南北的枢纽位置,向北可观望锁黄川永安堡、芦沟堡一线进犯的敌情,向南则可通知前方打拉池一线做好御敌之准备。由此可知卧龙山在明朝也曾是重要的军事要冲和边防重镇。
自满清顺治帝入关后(1644年),随着西北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域纳入大清版图,明以来的靖虏卫所辖之地已由过去战争不断的边界逐渐变安享太平为内地,卧龙山作为军事要冲的重要地位也不再明显,从苦水堡内出土的清朝秀才的顶子及大量的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的铜钱来看,这时的卧龙山一带应为人民安居乐业、商贸繁荣的辉煌时期,并成为通往可西走廊商业贸易通道上的重要站点,卧龙山庙也成为有名的宗教胜地鼎盛一时。
至同治初年,遭兵燹后,卧龙山从此不再有往日的繁华昌盛,民居塌毁殆尽,人口大量减少。《靖远县志》记载“民国9年地震,苦水堡死亡345人”。据刘兴富老先生讲,苦水堡西边李家沟的旧窑洞里,正在看演皮影戏的大小几十人在地震中刹时被埋于地下。民国年间苦水堡周边的居民多住窑洞,地震造成的灾害是毁灭性的。因此,至民国9年(1920年)大地震后,已基本上无人居住。
二、考证苦水堡遗址
卧龙山苦水堡依山形而建,雄踞于锁黄川通往前山周家地一带这一南北通道的咽喉地段,城墙遗址呈长方形,轮廓至今保存完整,南北长约210米,东西宽约130米,面积约2.7万平方米。城墙系用黄土夯筑而成,呈梯形状,上宽约4米,下宽约8米,高约7米。堡城四角各有10米见方的角台一座,其中西北角的保存最为完整。城墙下每隔20米有三道绕城一周的平台,宽约8米,据说为当时的跑马台。古堡东西各有城门一座,东边的城门偏北,门前山坡下约50米处有一座15米高的圆椎形土堆,系人工用黄土夯筑而成的炮台。西边的城门偏南,西门外有规模宏大的城隍庙(一说灵官庙)的遗址,到处都是残缺不全的跟大青砖一样质地的陶瓷造型,有栩栩如生的荷花、牡丹、菊花等,还有龙、老虎、狮子等各种唯妙唯肖的脊兽。其中有一块,两条龙缠绕于两侧,在中间20厘米宽,40厘米长的平面上,有“道光三十年”五个凸起的大字,有力的说明了城隍庙最迟曾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修葺过,或可证明在这时城内还有大量的居民。西门外的山坡上,有好多土窑洞及积灰,应该是贫民居住的地区。城隍庙向西50米处有一铸造厂,曾经挖出过大量浇铸铁器的粘土模具及陶瓷残件。
城堡中现有一道南北走向石墙,是城毁之后人们为了耕种捡拾堡中的石块砖瓦堆积而成的,石墙间多有矩形的石条、下方上圆的柱顶石以及残碎的青砖瓦片。在这些断瓦残砖里间或能捡到锈迹斑剥古物,有三角形铁箭头、铜矛头、不同年代的铜钱(最早为唐***通宝,最迟为清道光通宝)、陶哨(陶瓷制成的鸡、狗等玩具,背有一小洞,用口吹发声如哨)。也曾经有人捡到长约十厘米的刀币、玉笛以及前清秀才的顶子等。堡子北部,从东门进右手中线处有一规模较大的建筑群残址,石制台阶和大青砖铺砌的地面上到处都是烧焦的木头瓦片,推测应为座北向南的衙门及附属建筑所在。堡内有一直径约50厘米的石球,侧有一石环,似可拴物,正有平面,上刻约10厘米见方的“薛”字。在苦水堡东5里处的白杨树沟口有一古墓,墓前有石牌坊遗址,左右有高约1.8米的石柱,上阴刻一联:“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90年代后,该古墓被盗,据当地牧羊人说墓室内为双层棺椁,厚约15厘米的棺板的残片上写明墓主人姓薜,似乎印证了有一薛姓人氏曾在此地显赫一时。
凡有人居住的地方,首先得考虑水源的问题,从苦水堡东北而来的砂河,绕经堡子山下的北、西、南三面,然后向东南直通大水沟砂河。沿苦水堡山西北角向下至砂河边,有一井名苦水井,为堡内的人提供了丰富的饮用水源。80年代初大旱时,周边的生产队也曾用毛驴车拉运苦水井的水,解决了大部分群众的吃水问题。苦水井附近曾有藏宝的传说,说是不知什么年代,也不知什么人,在苦水堡附近建设金库,修地道用了三年,用木碳、白灰、羊毛铺垫用了三年,装金银用了三年。前几年有人居然信以为真,用推土机在井台挖了数月找宝,但只挖出一些木碳白灰的残渣。苦水堡东南一里许有一小山沟名马圈湾,有好多残破的古代人居住窑洞,不知什么时候的马粪堆积达40至50厘米,在附近崖边,牧羊人曾发现一面铜“锅”,现存于宁夏中卫县高庙内。“锅”的外口直径约一米,高约0.35米,锅底有一十几厘米的平面,上有一手能握的柄,据说这个锅在平时可用来做饭,战时可用来作盾牌。
苦水堡遗址
那么苦水堡毁于何时呢,笔者从以上的一鳞半爪的资料中按时间推测,苦水堡自汉唐以来作为经绸古道上的必经之地曾一度繁荣,宋夏之际作为边境要塞处于争战的前沿阵地,后经历代的兴衰演变,最后一次应毁于同治初年的***起义战火中。《平川区志》记载:“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年),西北***反清军白彦虎、冯清厚部到甘肃,三月攻占打拉池城”,可能同时也造成了位于交能要道上的苦水堡最终的焚毁。从此苦水堡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流失,成为本地历史上一座永远的难知端详的人文遗迹。由于苦水保的特殊地理位置,至今应为靖远平川境内保存在最为完整的古城堡。
三、升云寺的传说
苦水堡东侧相邻的山上建有一座雄伟古朴的寺庙,便是有名的升云寺。卧龙山升云寺初建于何时,已无从可考。听说原来有十几座碑记,现已无迹可寻。其中半块残碑中有“唐大将军尉迟敬德监造”的说法,据老人们讲,庙内古建筑群遗迹有东西二佛殿、祖师殿、山门、城隍殿、太上殿、三官殿、戏楼等三楼十八殿和山、陕、甘三省的厢房会馆。曾出土钟、磬及降妖除邪铁牌等文物数件,铁狮子一对。寺内现存一对石雕烛台,高约60厘米,底座下刻有“雍正八年班XX”的字样。“兰州府四月八日”残片应为乾隆朝以后所留,据《甘肃省志》记载:“明兰州属临洮府,乾隆三年末-1739-徙临洮府来治,更名兰州府”,作为主管靖远县的兰州府存留刻石于此,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卧龙山升云寺在当时的重要地位。残存的脊兽砖雕上有清嘉庆、道光年间重修字样。另有记录当时庙产的碑记半块,记载募捐善士***功德碑半块。
升云寺遭同治年间兵燹后,民国后期,在靖远县东升乡红湾村马姓乡绅的倡导下,当地人民筹资并重修了庙内的大部分建筑,至解放前夕所有的殿宇已基本竣工,城隍庙的塑像彩绘已完成,其它殿的塑像都已造成,还没有着色。1952年,靖远县第二任县长欧化远去八区贾寨柯视查工作,走错了路,沿新寨柯、保安、上淌一路来到卧龙山,并建议拆除庙内所有的木料和砖瓦修建贾寨柯学校和保安小学。据说当时有一姓袁的赶马车师傅,在拆庙的当天,用马鞭把正殿的佛祖像的头拉了下来,第二天清早,套上马车去卧龙山拉木头,行到半路时,忽然看见眼前竖起一道黑色的巨墙,拉车的马受惊狂奔,把坐在车前赶车的袁师傅掀了下去,车轮刚巧从脖子上碾过,一下子把袁师傅的头截了下来,满地乱滚,人们都把这件事与因果报应联系起来。随着时间的流失,如今已很少有人了解这段鲜为人知的民间典故了。据说父亲说,卧龙山的神仙很灵验,我二伯父年少时曾替小川李家顶兵,去后一直杳无音信,我爷爷在庙上求神问卦,神说人在路上,某日可归。果然数日后有信传来,说二伯父从新疆归来,已到靖远县城。
1988年,靖远县文化馆清理文物古迹时,卧龙山升云寺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现有建筑才逐步得以恢复起来的。山后(二队、李家沟、保安等村社)和前山(小川、尖山、魏家地等村社)信士***很多,组成了卧龙山神云寺庙会,主要成员有魏文宏、李应根、刘兴富等,我三伯父陈耀便是庙会的副会长之一,参加了卧龙山升云寺的重建。此后,卧龙山的香火曾经盛极一时,每年逢四月八过庙会,来自各地的香客络绎不绝,求签问卦,演戏奏乐,热闹非凡。
从漫长的大水头砂河向北望去,升云寺的明月楼三官殿居高临下,远看飞檐挑角,气势磅礴,如从天而降的人间天宫仙景。山下有一眼供寺内和尚取水小井,名和尚井,井旁原树有一座石碑,大约记载了成井的年代及用途等。过和尚井后,从野狐桥沿山坡拾级而上,便到了升云寺庙院。寺内的建筑由南向北依次分三层,建于戏楼之上的明月楼三官殿位于最低的一层,内有天、地、水三官塑像。明月楼戏台前有一小庭院,小院向北的中层属道教场所,中间的上殿为三清宫,有上清、太清、玉清道教三大祖师塑像,壁画为太上老君八十一化过函谷关化胡的故事。东殿为圣母殿,有九天卫房圣母元君及六位仙童塑像。西殿为龙王宫,有五湖圣主四海龙王塑像及风伯、雨师、雷公、电母兴风降雨的壁画。最北一层为佛教道场,有大雄宝殿及东西二殿。大雄宝殿居中,座北向南,内有三佛六菩萨及十八罗汉塑像。东殿内壁画为唐三藏师徒西天取经及三打白骨精、龙宫借宝等内容。西殿子孙宫内塑像分别是云霄、琼霄、碧霄三位娘娘,以及奶母、催生、花儿等各位娘娘、保护千婴的潘张二将和花果树间的百子图等。东西二殿的中间清理出来的空地系以前倒座观音楼的遗址。大雄宝殿西侧台阶下建有城隍庙,有本境城隍、山神、土地、社稷和牛头、马面、鬼判、狱卒等塑像。最北有近年来新建的观音楼。
我爷爷当初来到卧龙山时,升云寺还有好多的和尚,多数和尚住在山顶庙院的厢房,有一姓苏的主持老和尚,他的禅房内墙上挂有两个1米大的字,“觉”和“死”,还有好多的***书法。据父亲讲,升云寺山下的野狐桥边原来有数座窑洞,那年秋天,连续下了四十几天的雨,老和尚带着两个小和尚住在窑洞内,雨水都把窑洞顶渗透裂开了缝隙,傍晚的时候,我爷爷去看老和尚,劝他回到山上的厢房去住,老和尚笑着说有佛祖保佑,就是不搬到山上去住。可到了第二天,窑洞塌了,把老和尚和两个小和尚都压死了,山上的和尚叫人把三具尸体挖出来,抬到东边另一个空洞内,然后用石头砌住了窑门,山上的和尚遂先后离开了卧龙山庙。三年后,不知从何处来了好多的和尚,大约有三四百多人,在和尚井砂河搭满了帐篷,开始举行主持老和尚的葬礼。他们在野狐桥东面的平台上设起弘大的道场,用拾来的柴禾垒起三个大圆塔,中间的一座5米多高,两侧的3米多高,塔的周围挂满了各种纸做的花儿,把三个和尚的尸体抬出来放在塔的中央,念了三天三夜的经后,点燃了柴塔。一时间,悲伤痛哭之声回荡在山谷间,声如雷鸣,直传云霄。大火着了几天后方才熄灭,和尚们把没烧化的骨骸捡拾出来,用木棰敲成碎末,然后用荞面和成面团,捏成鲤鱼的形状带走了。
从此以后,升云寺再也没有正式住过和尚。
四、铜镜出土记
靖远县委编纂的《西部历史文化名城——靖远》和白银市文联编辑的《古今白银》两本书的彩页中,都刊有一长方形的古香古色的文物图片,注明:“铜境(金代)东升乡出土”的字样,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件文物出土的真实情况。
1981年前后,我父亲放弃了在外地的教师工作回到家里,由于不会做农活,就在卧龙山给生产队放牛。做为读书人,开始留意并对卧龙山周边的遗迹进行了考证。他发现在苦水堡东约5里的白杨村沟的山坡上,有古人曾经居住过的灰坡及陶瓷碎片。山坡的东侧多年来水冲出了三道沟,在最南面的沟内发现了一个灰色的陶瓷罐和两个号状的铜器,后经专家鉴定,认为是古代的军号,“铜号”为中空弯曲的铜管构成,长约30厘米,一端为喇叭状,出土时已锈为绿色的泥土。灰陶罐大体为圆柱形,中间部分略向外突出,高约50厘米,上口内径约20厘米,罐内装有两个葫芦和一个木制香筒。葫芦上刻有山水人物画,香筒高约15厘米,内各有丝绸卷帛6页,上面写的是不认识文字,根据父亲的描述,西北师大的专家认定这些文字应为罕见的西夏***。灰陶瓷罐现在李家塬一姓王的人家收藏,有文字的绸帛拿去让当地一位识字的风水老先生识别,后来也不知去向。
在发现灰陶瓷罐的地方继续向下挖掘,约有2米深时,见一倒扣的半圆形铁制锅,外口直径约1.2米,深约30厘米,锅壁厚约6厘米,重约70公斤,表面已生成班剥的红色铁锈。铁锅的右侧放着一把宝剑,四周散放着6个陶瓷酒杯。宝剑长约1米,竹子剑鞘外包铜花边,铁制剑身已锈蚀为红色碎片。6个酒杯的形状就象现在的高脚啤酒杯,高约10厘米,圆形上口直径约9厘米,杯脚直径1.5厘米,底座直径约6厘米。揭开铁锅后,下面有一长方形木匣,绘有彩色的图案和描金的边纹,用手一碰即裂为碎片。匣内有褐色的绸缎一块,上有3至9厘米大小不等的西夏文字。绸缎内包有木条6片,长约13厘米,厚约5毫米,上部有3厘米高的三角,中有一圆形小孔,三角下部长约10厘米,宽约5厘米,两面各有七个1.5厘米见方的西夏楔形文字,绸缎和木条见风随即变为碎片。绸缎包裹下面便前面提到的铜镜,上面有数枚铜钱,其中最早的一枚为***通宝。铜镜出土时保存完整,长约34厘米,宽约28厘米,厚约0.4厘米,上端有一耳状挂环,环的正面有“化平县官X”五个汉字。铜镜的上面为平面,背面有间隔约4至5厘米的微微弯曲的阳刻线条,曲线间有水波浪和水花图案,中部在水波浪和水花间似有栩栩如生的一条巨龙在飞舞,所有图案的线条流畅生动,宽度约1毫米,凸起约0.5毫米。铜镜出土后,父亲到省上给有关方面进行了汇报,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随后在省博物馆和西北师范大学的几名专家来到现场考证,把军号、宝剑、彩绘木匣的残片和有西夏文字的木条、丝绸碎片带到省上去研究,铜镜则由我父亲保存。省上为了表彰父亲的事迹,邀请父亲参加了当年召开的全省文物保护会议,并发给奖金100元。1986年,为了给“金牌”有个最终的归宿,父亲在一位姓王的同学的建议下,将铜镜交给了靖远县博物馆收藏。
从伴随铜镜出土的其它文物上的西夏文字来看,铜镜的年代应在西夏建国的1032—1227年之间。至于铜镜为何被定为金代文物而没有被定为西夏文物,笔者认为,北宋期间,当时的少数民族的大多都没有自己的文字,官方文字多用汉字,而西夏王李元昊立国以来,为求独立发展,在模仿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西夏文字。1227年西夏被蒙古毁灭后,造成了后世没有一部正式的西夏史书遗憾,至于铜镜挂环上的“化平县官X”中的化平县,在西夏有无建制现已无据可考。《金史·地理志》记载,金大定十二年改安化县为化平县,而安化县系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从华亭县划地设置的新县,位于今天的宁夏***自治区的泾源县城西北的官庄和新民乡境。因此从金国使用的汉字和金曾设置化平县建制来说,铜镜定为金代文物是比较恰当的。另外,我们知道,龙乃是中国古代皇室才能使用的标志,为什么会铜镜背面有龙形图案,为什么与铜镜出土的其它文物上均为西夏文字,卧龙山一带在西夏时期是否归化平县管辖,恐怕将成为千古之迷了。
写到这里,耳畔似乎响起好多的模糊而又分明的声音,古代战场上短兵相接发出的清脆碰撞声,隆隆的炮声,战马的嘶鸣声,弓箭的啾啾声……,这些声音最后都变为丝绸古道上悠悠的驼***,回荡在卧龙山这空旷的山谷间,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神秘而古老的卧龙山啊,谁能告诉我你本来的历史!
【作者简介】
陈永红,男,笔名瑜辉,甘肃靖远人,1***2年8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民革党员。曾任白银市平川区***办副主任、经研室主任,民革白银市委会委员、平川一支部主委,市政协常委、市青联委员、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常委。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诗词学会会员,白银市诗词楹联学会副***,市作协常务理事。在《中华诗词》、《甘肃诗词》、《白银日报》等刊物上发表散文、格律诗词200余篇。诗词入选白银作家作品集《真水无香》、《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白银卷》、《中华诗词文库甘肃诗词卷》。任副主编的甘肃史话系列从书《平川史话》获白银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白银市第三届凤凰文艺奖三等奖、甘肃省纪念建党90周年博文大赛获三等奖,获“白银市第八届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介绍固原旅游景点 河北固原旅游景点有哪些
固原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固原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1、火石寨国家地质公园
火石寨国家地质(森林)公园位于西吉县城北15公里的火石寨乡境内,东距六盘山140公里,须弥山景区28公里,是宁夏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的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胜地。
2、固原博物馆
固原博物馆是一座以收***族历史文物为主的综合性省级博物馆,是国家文物局1998年确定的全国70个重点博物馆之一。1988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约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馆中文物藏品总量约1.2万余件,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定的国宝及国家一级文物123件。
3、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西安、银川、兰州市所形成的三角中心地带,地处宁夏南部,横跨宁夏泾源、隆德、原州区两县一区,总面积6.78万公顷,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
4、乐华城
乐华城是由陕西乐华恒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新锐旅游品牌。作为“5年5个乐华城”全国战略布局的首个项目,西安乐华城·国际欢乐度***区集文化旅游、休闲度***、***购物、高端居住四大版块功能于一体,是中国首个欢乐主题生态度***区,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
5、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隆德境内的六盘山上,海拔2832米。距固原市区50公里,距隆德县城14公里,“312”国道、“101”省道、银(川)平(凉)公路从山下通过。
6、须弥山石窟
在宁夏固原县须弥山南麓,有一百多处石窟,总称“须弥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须弥是梵文,意为金山,该窟初建于北魏年代(公元4-6世纪),以后历代均有扩建,迄今仍保留有20多个洞穴。
7、老龙潭
老龙潭,距泾源县城南20千米,为泾水的源头。从地质结构上说,是燕山运动和喜玛拉雅造山运动中山体断裂形成的大峡谷,俗称“泾河脑”,又称为黄土高原上的“天然水塔”。
8、红崖老巷子
红崖老巷子即六盘人家红崖民俗文化村,位于城关镇红崖社区,紧临青兰高速隆德出口,距县城1公里,总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近年来,隆德县深入挖掘红崖村的人文历史、民俗特色、建筑风格等元素,整合***,着力推进旅游发展。
9、六盘玩美乐园
六盘玩美乐园项目位于固原市城市中心,处在老城区、新区和西南新区的交会处,东至六盘山路、南至上海路、北至文化西路,西侧倚靠古雁岭城市公园,总占地20.1万平方米。园内分为三大主题区:***大陆主题区、魔法王国主题区和全民小镇主题区。
10、六盘天池
六盘天池又称北联池、雷泽、朝那湫、北乱池、北联灵湫等,位于隆德县城东北20公里处六盘山,是葫芦河的发源地之一,人文始祖伏羲孕生的地方,被誉为古“隆德八景”之一,距312”国道线13公里。
宁夏固原旅游景点有哪些
1、须弥山石窟:须弥山石窟建于北魏年代,以后历代均有扩建,迄今仍保留有20多个洞穴。须弥山峰峦叠嶂,林木繁茂,傍有流水,风景秀丽,是西北黄土高原不可多得的风景区。
2、固原博物馆:固原博物馆是一座以收***族历史文物为主的综合性省级博物馆,藏品中以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系青铜器和北魏、北周、隋唐时期丝路文物最富特色。展览以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为依据,再现了固原早期先民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3、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六盘山,地处宁夏南部,位于西安、银川、兰州三省会城市所形成的三角地带中心。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景点有野荷谷、小南川、凉殿峡、植物园、二龙河等。
更多关于宁夏固原旅游景点有哪些,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固原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固原主要旅游景点:泾源旅游区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火石寨 ·战国秦长城 ·安西王府 ·沙沟拱北 ·百泉故址 ·隆德城 ·秦汉萧关 ·唐制胜关 ·无量山石窟 ·北象山 ·北联灵湫 ·固原城 ·须弥山石窟 ·盐湖 ·堡子山 ·云雾山草原 ·朝那湫渊 ·东岳山·固原***寺 ·西安州古城 ·璎珞宝塔 ·朝那城 ·二十里铺拱北 ·灯盏山 ·天都山石窟
固原旅游景点
固原旅游景点火石寨,在宁夏南部的西吉县境内,由于它的山峦呈现暗红色,尤其在绿树的掩映下,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因而取名火石寨。火石寨是中国最壮美丹霞地貌群,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固原其它旅游景
固原古城,六盘山旅游区,泾源旅游区,须弥山石窟,朝那城,火石寨,禅佛寺石窟 ,扫帚岭石窟,无量山石窟,固原博物馆,老龙潭。
固原旅游必去新十景简介
固原旅游必去新十景简介
固原的新十景是哪里呢?下面是由我为你精心编辑的一份固原旅游必去新十景简介,欢迎阅读!
固原市是宁夏旅游***最富集的地区,也是宁夏传统文化遗存最集中的地方,在“宁夏新十景”大题目下,对固原景观文化进行概括或构想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在认真梳理、认真推敲的基础上,响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号召,提出如下“固原新十景”,颇有挂一漏万的惋惜。
龙潭天影荷花映日
六盘云蒸须弥佛光
古岭雁鸣丹霞翠色
耕读弥新朝那遗韵
古道迢迢旧隘新曲
“朝那遗韵”。
“朝那”即今天的彭阳县,早在秦朝时,便设置朝那县,自秦以降,汉城郭、唐宋城堡、明清古塔寺院史迹犹存,特别是朝那古城、战国秦长城都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遗迹;同时,近几十年来,几代彭阳人战天斗地,改善生态环境,使古朝那焕发出蓬勃生机。
“古道迢迢”。
“蚕在吐丝的时候,没想到会吐出一条丝绸之路”,这是著名诗人艾青的一句名言,同样,没有想到的是南方的春蚕,突然让朔北的固原曾如此重要、如此辉煌,也是因为有了一条丝绸之路。据汉简记载,固原是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使节、商人、僧侣途径比较繁忙的地方,而这条丝路必经的绳结之地,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是一条万国朝觐之路、中西贸易之路。更是文化交流之路。当年驼铃的叮当声见证了古代历史的辉煌,今天当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逐渐变为现实时,凭吊迢迢古道,历史的云烟和未来的期待,都令人们内心漾起异样的感受。
“旧隘新曲”。
无论是春夏秋冬,行走在固原山川,总能在广袤的大地上,看到眼前一处处的土夯城墙,或者秦汉长城的烽火台,它们虽然颓塌了,但曾经的热闹或繁华却嵌进了历史的记忆。固原“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关隘重重。今天,人民生活富足安详,箫关大道,北南连接,曾经的关隘,或成为良田,或成为旅游景点,但驻足隘前,曾经的金戈铁马,仍旧会从心头掠过。
“龙潭天影”。
龙潭是宁夏的著名风景景点之一,其潭水清澈如镜,周围的山色树影,乃至岸边观景者的身影都可清晰地倒映于潭中,更为奇特的是,从潭中可以不用抬头即可洞观天空的风云变幻,一片云影甚至一只燕子飞过都能在湖中找到痕迹。如风和日丽,其景像颇如大理学家朱熹名句:“天光云影共徘徊”,若天气突变,则龙潭颇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和“樯倾楫摧”的`可怖景象。
“荷花映日”。
是龙潭风景区的又一景观,当地名曰“荷花沟”的地方,连绵着高高低低、参差错落的一沟荷花,其叶田田、其花灼灼,在青翠的山色衬托下,纤纤弱弱而又雍容大度,似与日月争光,给人异样的感觉。
“六盘云蒸”。
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讲,六盘山是一座“红色”的山,因为中国革命翻越这座山后,一下子开阔起来。但地理上的六盘山,其云蒸霞蔚的景色如同“红色”性质一样,也令人难忘。从山下看去,云雾在半山开始,一丝丝一缕缕蒸腾而上,如祥云缠绕于山腰,而身处山中,则感受到云就在脚下生长,颇有行于仙境一步一莲花的奇妙感觉。
“须弥佛光”。
须弥山为原州区所辖。其南麓有百余处石窟,总称“须弥山石窟”,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其后历代均有扩建,须弥山石窟宏伟瑰丽、刻工精美,佛像与窟顶的浮雕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琳琅满目、造型秀美。其中最大的一座造像为唐大中三年所造,高20.6米,其法像庄严、面目慈悲,令观者心生敬仰。须弥山峰峦叠翠、岩石嶙峋、青松挺拔、桃李郁然,山景与佛光相衬,自然与人文交融。
“古岭雁鸣”。
固原城西有小山曰古雁岭,民间相传宋与辽曾大战于固原城,辽军势大,围城三匝,兵士射宋帅旗于城下,宋兵为此胆丧,眼看城即被辽兵所破时,有大雁自天而降叼宋帅旗复置城上,宋辽均认为此乃天意,宋军奋发之际,辽军已远循而去。于是人们将这只大雁栖落地叫“古雁岭”。古雁岭高2800米,立于其巅,山城固原一览无余,而极目之处,原州大地尽显其盎然生机。可以联想,春夏之际或秋冬之交,夕阳西下,大雁北回或南归,一声雁唳,历史的沧桑与现实人生的遭际,令人顿觉顿悟。
“丹霞翠色”。
西吉县有火石寨,为国家级地质森林公园。是地质学上的丹霞地貌,当地人民因暴露于野外的石体为红色,故称其为“火石寨”。火石寨方圆百里,分布大大小小若干座兀立山峰,著名者有扫竹岭、石寺山、照壁山等,尤以天然石城最为奇特,山中有石窟若干,与须弥山一脉相承。红色的山体与周边翠绿的山野相映衬,一红一翠,虽无过度,却天然相融,可谓鬼斧神工,造化天成。
“耕读弥新”。
隆德县得六盘山庇护,全境青山绿水,四季长青,景色令人流连忘返,但真正令隆德声名大扬或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它纯朴的民风,尤其是其流芳千古,历史弥新的传统人文精神。隆德属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在历史上群众生活始终处于贫困之中,但贫不改志,正是这样一个地方,却保留了我国最为人称道和自豪的传统精神:耕读人生。忙时耕地种田,闲时或一册在手,或挥毫弄笔。即是生活再逼仄之时,隆德人农家门上有楹联,客厅有中堂,那怕远在深山无人知的三五户人家的小村庄,也不例外。看到隆德人,就会看到内敛、沉静、深厚,令人想到孔子对其学生颜回的评价:“贤者回也”。
;
宁夏固原有哪些景点
宁夏固原地区,位于宁夏***自治区南部,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同时也是旅游佳地,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宁夏固原地区有哪些好玩的景点吧
宁夏固原有哪些景点
须弥山石窟
在宁夏固原县西北55公里的须弥山东麓,六盘山脉北端。这里峰峦迭嶂,岩石嶙峋,曲径幽静,是“凿仙窟以居禅”的理想场所。自北魏开始在这里开凿石窟,至唐代为止,先后修有石窟一百三十余个,其中保存较完整的有20余窟,分别置于当地群众称之为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桃花洞等五个地方,蜿蜒约2公里。据石窟形制和造像特征,属北魏时期者三窟,室内方形,单室,有多层塔柱,雕一佛二菩萨。北周时期者八窟,在须弥山石窟中占有重要地位。窟室为方形,但中心柱已改多层小龛为一大龛。造像以一佛二菩萨为主,但装饰华丽,高大雄伟,为全国北周造像中所少见。唐代窟多为方形,中心柱已消失,沿后三壁设佛座,窟内造像增至一铺七身。其中大中三年(公元849年)题记的一窟,弥勒造像高达20米,显示出雄伟的.气概。此外,还有唐、宋、西夏等各个时代的题记多处,是我国石窟艺术的一处重要遗存。
老龙潭
在宁夏泾源县南20余公里,是流经宁、甘、陕三省区的泾河源头之一。这里山峪深幽,松竹繁茂,飞瀑轰鸣,是为胜境。老龙潭包括上、中、下三潭,潭水深邃凛冽。是传说中唐代魏征梦斩老龙的地方。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胡纪模奉乾隆帝之命来此视察,撰有《泾水真源记》,记述“凡泾水所历土壤石山,俱见清且涟漪,毫无泥滓。。,是泾水之清,经身历而始信”。对泾水上游水清的原因作了科学说明。
六盘山
又称陇山。跨宁夏、陕西、甘肃三省区。主峰在宁夏固原、隆德县境内,海拔2.928米。山体大致为南北走向,长约240公里,是陕北黄土高原和陇西黄土高原的界山,及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曲折险峻。古代盘道六重始达山顶,故名。山的东南垂有老龙潭胜迹,为泾水源头之一。西夏宝义二年(1227年)蒙古成吉思汗率军进攻西夏时,曾避暑于六盘山。元安西王曾在山上建清暑楼。1935年10月7日,***率中国工农红军,从固原县的张易堡驻地出发,沿小水河,越牛头山口,登上六盘山,并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清平乐·六盘山》。
宁夏战国秦长城
由甘肃进入宁夏西吉县南部,然后折向东北,绕固原县城后,又折向东南,经城阳等地进入甘肃镇原县境。这是战国秦于公元前306年至前251年灭义渠戎后,为防御义渠残余势力骚扰而筑。根据地势,因地制宜修筑,以土夯成,未有包砖。在平地者,墙外取土,低于地面起筑,每夯层厚5—13厘米,基宽8米,逐渐收分,外壁陡立,内壁缓斜,取土处即自然形成壕沟。在有河沟处,则利用河沟陡立的崖壁,在上面略加修筑即成。保存高度在1—3米之间。长城上每隔200—300米筑一凸出于墙外的墩台,距离为当时弓箭的有效射程之间。长城附近和长城经过的重要隘口、山顶,有烽燧遗址。它对秦国的强大及其统一事业起过重要作用。
河东墙
起自今灵武县横城,止于盐池县东,长190公里。是宁夏明代长城中最长的一段。因在黄河以东,故名。《明史》卷十三载“成化十年闰六月乙巳,筑边墙自紫城砦至花马池”,即此,为宁夏明代筑长城之始。此外,有成化年间修筑的从甘肃景泰县进入宁夏中卫并沿黄河北岸至广武(今青铜峡县境)、长50余公里的“城西南墙”;有嘉靖十年(1531年)修筑的自大坝(今青铜峡县境)至三关口(今银川市西)、长40公里的“西关门墙”;还有明弘治年以前修筑的“镇远关墙”及嘉靖九年修筑的”北关门墙”。这些长城全部用土版筑,外表未用砖包,今大部保存尚好,是驰名世界的明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海
固原城北八里处,有一园林文化和寺庙文化相结合的游览区,这就是固原人称之的"北海"。
说北海,其实是泉水溢湖,一泓清水,隆冬不冻,四季常流,古人便称其为暖泉,文人墨士称其为北鱼池、蓬沼。水面约有数十调之大,深处丈余。四周汪水处俗称"毛蜡"的菖蒲,碧绿葱翠。沿岸青柳环抱,栖息着各种鸟雀,莺歌燕舞,生机盎然,颇具情趣。从春暖花开到果实飘香的季节,游人最多。
盐湖
在海原县城西部偏北,四面为群山环抱,海原--靖远公路横穿东西。盐湖为唐代十八盐池之一--河地,西夏人称之为碱隈川,盐湖东南缘有北宋定戒堡(今名东堡子)和明代于盐池城(今名老城),现属海原县盐池乡盐池村。
古城青州的历史文化
青州为古***之一。
早在7000年前的北辛文化时期,就有东夷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
大汶口、龙山、岳石文化时期,东夷人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春秋战国时期,青州为齐国腹地,物质丰富,文化发达。
西汉初期,建广县城,为青州刺史部治所所在地。
西晋末年,青州刺史曹嶷另筑新城,名广固城,曾作为南燕国慕容德的国都。
东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刘裕灭南燕,夷广固。
新任青州刺史羊穆之在南阳河北岸建东阳城。
北魏时期,由于东阳城地狭人广,在南阳河南岸增筑南廓,是为南阳城。
隋唐至明清,东阳城、南阳城一直为青州总管府、京东东路、青州府、益都县等几级治所所在地,为历史上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昭德古街区概述 悠久的历史给青州遗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在青州市区,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街道。
古街道建筑青砖灰瓦、红栏白墙、青石铺地,透出浓浓的古风雅韵。
可以说,青州古街就是青州悠久历史的缩影和最好的见证。
而在这些古街中,保存最完好,原汁原味,至今仍然延续其文化传统的,当属东关昭德街区。
昭德街区主要街道包括东门街、东关街、昭德街、北阁街、粮食街及其两侧街巷,它们南北相通、东西相连,形成了一组“连线成片”的明清古建筑群。
全长3000余米。
明、清时期,这里曾是南到临朐、临沂直通南京,北到京城的交通要道,为山东东部著名的商贸中心和宗教活动中心。
回、汉各民族和谐相处,文化交流互融 昭德街区是以 *** 为主,回、汉、满、蒙等各民族杂居的居住区。
最早来青州的 *** 信徒 *** ,可以追溯到唐朝。
当时青州地区非常繁荣昌盛,以贸易为主的 *** 人、波斯人、大食人通过陆地和海上的丝绸之路,来到青州开展贸易活动,当地人称之为“蕃客”。
朝廷曾在此设置“青州押两蕃使司”,专门管理蕃客事务。
但那时的蕃客流动性大,在青州定居的并不多。
自元初开始,众多的 *** 官员及其眷属徙居青州,青州形成稳定的 *** 聚居区,从此后,这里的 *** 居民世代相袭,现居住人口2万余人。
至今,这里的 *** 居民仍保留着自己固有的民族文化传统和饮食习惯。
同时,各民族通婚联姻,文化互相交流,在汉族文化向少数民族传播的同时, *** 、满族的武术、花毽、歌舞、餐饮等也逐渐融入到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中。
*** 群众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踢花毽,现在已成为青州市非常普及的运动,每天清晨,公园里、广场上满天飞舞的花毽成为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文化成为推进民族和谐与团结的重要纽带,全市的3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谐相处,融合成了一家人,青州市已连续四年捧回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这一象征民族团结和谐的最高奖。
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 昭德街区不但完整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古民居,而且是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
在这个街区历史上曾诞生或居住过许多光照千秋、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最为著名的莫过于4位状元。
一为北宋著名的三元状元王曾。
传说,王曾的父亲虽然不懂文墨,但雅重儒道。
晚年梦见孔子托梦,言曾参将往生其家。
果然,不久喜得一子,因此取名王曾。
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大魁天下。
后官至宰相,封沂国公。
昭德街白果庄巷便是王丞相故居的后门,巷名因原有王曾兄弟二人栽植的白果树而得名,有清代著名金石学家段松龄的里谣为证:“井深街阔是吾乡,屈指高风数二王。
请看故园银杏树,行人千古式甘棠。
”诗中的二王即指王曾、王子融兄弟俩。
二是明代状元赵秉忠。
赵秉忠,字季卿,号阳。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考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
其故居位于北阁街西侧,名曰软绿园。
明代进士李中行在《怀赵阳学士》诗中曰:“祥烟迢递接青徐,十亩林塘学士居。
萝月横窗凝卧阁,松风绕砌定观鱼。
”诗中的赵阳即赵秉忠,十亩林塘学士居即软绿园。
至今街区仍保留着赵状元命名的青龙、白虎二巷。
其考中状元的殿试卷现保存在青州市博物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状元卷,为国家一级文物。
段松龄本人也是北阁街人,所以,他对软绿园的追忆真实而富有情感,其《里谣十首》中说:“青龙巷口状元坊,笑卷珠帘熨篆香,软绿园中歌舞罢,空余翠盖拥红妆。
”三为清代状元、著名的外交家洪钧。
洪钧本为江苏吴县人,同治年间,母子二人来青州投奔在此做官的亲友,住在东门街附近的绍兴会馆,少年时代的洪钧就在此处的“森盛号”杂货店学徒,由于他刻苦学习,在青州考院考中秀才,同治七年(1868年)进京殿试,高中状元,青州民众称之为“学徒状元”。
青州市博物馆珍藏其手书对联一副:“书求往迹得其化,文有真宗鉴乃神”。
此外,此地清代还出过一位武状元丁殿祥,其状元府在东门街附近。
丁殿祥, *** 人,字靖远,号崧生,嘉庆十九年(1814年)甲戌科武进士第一名,皇帝钦点为“武状元”。
曾任宫廷一等侍卫、广西参将等职。
或许是笼罩了4位状元的光环,这一街区历代都有许多达官贵人、政客显要选择在此居住。
昭德街东赵宅巷,原系元代荣禄大夫、左丞相伯颜居住的地方。
元灭宋后,元宪宗赐伯颜赵姓,迁居青州。
至今,街区仍有许多赵姓后人在此居住。
现保存有鲁东民团总指挥赵明远故居。
真教寺北侧杨家巷为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 *** 进士杨应奎故居所在,杨应奎官至南阳知府,擅书法工诗文,著有《渑谷集》。
曾出资重修过真教寺。
粮食街路南双井街有清代乾隆进士李文藻的故居,李文藻官至桂林同知,著有《益都金石考》、《青社拾闻》、《诸城县志》、《历城县志》、《云门碑目》、《南涧文集》、《岭南诗集》等著作,家有藏书数万卷,遂名其书楼曰“万卷楼”。
董家巷有明代万历进士、工部尚书董可威的住宅。
民国时期,青龙街人赵太侔赴美哥伦比亚大学戏剧专业学习,回国后曾任山东大学校长。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昭德街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养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而这些彪炳史册、光照千秋的著名历史人物也给这一街区带来了无比的荣耀。
关于他们的历史故事、传说,至今仍在老街流传,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著名的宗教文化街区 青州自古为海岱间一大都会,历史上人文荟萃,思想文化开放自由,兼容并蓄。
世界上五大宗教——佛教、道教、 *** 教、天主教、***教在青州都有悠久的历史,深刻影响过当地的传统文化思想。
从南北朝至宋元,青州是中国东部的佛教文化中心,建立了众多的寺院,著名的龙兴寺就是其中之一;唐代以后,青州道教兴盛,在青州城南的云门山、驼山上,历来就是佛道并存。
明代,著名的道教人物张三丰曾在云门山之南的洞中修炼。
仅在昭德街区,就存在3种不同的宗教寺院4座。
其中 *** 教寺院有两座,即真教寺和 *** 寺。
真教寺是青州 *** 教最大、最古老的寺院,据寺内碑记记载,该寺由元代伯颜丞相后裔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始建,为元代三大真教寺之一。
后历代增修,发展到现在成为一组规模宏大、结构紧凑的古建筑。
现在仍是 *** 信教群众结集礼拜的重要场所。
1935年,著名的马松亭(曾任全国“伊协”副主任)大阿訇曾在此讲经礼拜。
*** 寺位于昭德街区西部,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衡王之子宁阳王朱载垿始建,青州知府张连登亲笔题写寺额。
知名阿訇王静斋曾在此译经。
现青州 *** 教协会和青州市民族书画院均设于此,并经常举办少数民族书画展览, *** 寺已成为一处既服务于穆民,又服务于社会的重要场所。
天主教堂和***教堂位于昭德街区西侧。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天主教由西方传教士传入青州,清光绪元年(1875年),建立了青州第一个教堂,后不断扩建。
1933年,建青州大教堂,圣堂能容纳3000人,高35米,为当时青州最高的建筑物。
在***时期,华东局保育院曾设于此,保育院的孩子在这里得到了修女们的悉心照料。
现青州市天主教爱国会设于此。
***教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传入青州,宣统二年(1910年),建大礼拜堂作为教会活动中心。
***教倡导教会办学、施医、建博物堂,在培养神职人员的同时,也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带入了青州。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广大宗教界人士虽然信仰不同,但互相尊重,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爱国爱教,自觉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在这一街区实现了民族团结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
著名的商贸中心 昭德街区明清时期为山东历史上著名的商贸中心,当年曾经商贾云集,仅山西省在此经商的大贾商家就达40多家,他们结为商帮,在东关街穆家巷建起了宏伟的山西会馆,为晋商落脚投宿、聚会议事提供方便,今遗迹仍存。
许多 *** 老人对这一街区原有老字号至今仍耳熟能详,给你指出它们原来的位置,如利兴福丝厂、振兴烟厂、万和堂药店、山城玉酱菜、益兴永百货、和合商店、兴茂茶庄、红丽染坊、中义和糕点、杨家货栈、德明药房、赵家店、永春堂药店、法家店、王家店等。
昭德街区著名的 *** 食品店隆盛糕点、福禄寿糕点,传统老工艺程记红炉等均有上百年的历史,至今仍生意兴隆。
著名的 *** 传统食品刘蒙汗家烧饼、梅穗综子、老汤牛肉、东关烀糕、东关粘粥等现已被列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著名的***基地 保留有中国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青州昭德古街区,引得拍摄历史古装戏的电影、电视导演们纷至沓来,例如,《西游记》、《聊斋》、《李清照》、《宋江》、《郑板桥》、《代号007》、《黄金驿站》、《罗荣桓》等都曾利用古街为背景拍摄了大量的历史镜头,使青州昭德古街名扬世界。
自青州建市后,市委、市 *** 提出保留“古”字、突出“青”字的城市建设方针,使这些古建筑群得以较好地保护。
1990年,昭德街区被公布为青州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19***年开始,市 *** 对昭德街沿街建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整修,对昭德街上已经磨损了几百年的街道青石板就地翻底铺垫,既保留了原有的老街风貌,又保护了这批被踩踏几百年的石板。
近几年,青州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文物保护与利用,聘请专家对昭德街区进行了总体保护规划,街区居民积极配合,共同参与。
目前,这一规划正在逐步实施。
今年,市 *** 和宗教部门将联合出资修复 *** 寺冀真堂和经纶堂,复建***教堂恩光楼。
整个过程文物部门全程参与,一切按总体保护规划和有关的文物保护规定实施。
青州的古街,已经成为青州对外宣传的亮丽名片,吸引许多研究古建筑的专家学者纷至沓来,前驻华大使阿南惟茂的夫人阿南史代就曾多次专程前来考察昭德古街,并写下数卷研究论文。
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宣传推介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将会走进青州古街,徜徉于浓浓的古风古韵之中,领略青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青州是古***之一,出现过许多彪炳史册的历史文化名人,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赵明成夫妇在青州居住10余年写诗填词,硕果累累,蒲松龄更是与青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时值今日,各市都在纷纷打造文化品牌,青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如何发掘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的?近日,记者拜会了青州文化局局长许新益。
记者一直对青州博物馆印象深刻,尤其是博物馆珍藏的赵秉忠状元卷,很受震撼,在青州文化局局长许新益的介绍下,记者对青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青州有7000年的文明史,是东夷文化的发源地,并且是古***之一。
凡是到青州的人,无不慕名参观博物馆,那是青州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的缩影。
商代的铜鼎、汉代的玉璧、北齐的石室线刻、北周的大佛像、南北朝的菩萨、隋唐的石雕、仇英仿的《清明上河图》画卷、明万历年的殿试状元卷真本以及本地历代所产的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碑碣、字画等文物达到2万多件,使人领略到青州历史丰***。
“要说青州的文化特点,应该是青州文化的融合性很强。
”许新益说。
青州共有汉、回、满、土家、苗等30几个民族,多年来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形成了融合性极强的青州地域文化。
具有代表性的有享誉中外的佛教文化,比如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龙兴佛教造像,还有源远流长的“寿”文化。
云门山的“寿”字,被誉为“天下第一寿”,“寿比南山”一词据说就源于此。
另外,青州的名人文化也很璀璨,寇准、范仲淹、李清照、欧阳修、富弼等都与青州结过不解之缘。
文化旅游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发展,当记者问到青州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时,许新益很激动地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城市品牌的着力点。
近年来,青州主要围绕古城文化、生态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开发等三方面开展工作,重点培植七大文化产业:一是文化旅游,重点开发佛、寿文化旅游线路,打造生态观光旅游品牌;二是演艺业,建设休闲***中心,组建青州市艺术团,排演一台能够代表青州形象的原创性大型歌舞;三是古玩字画与工艺品产业,培植古玩书画和工艺美术品生产企业和专业村、专业户,精心打造龙头企业,引导古玩字画和工艺美术产品向特色化、集团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四是发展印刷行业;五是广告会展业,重点抓好花博会这一社会文化知名品牌,使其尽快形成集节、会、展、演、赛为一体的特色会展品牌;六是休闲***产业;七是文化地产业,重点开发南阳河、益王府、尧王湖、衡王府、海岱小区等,彰显古城文化魅力。
青州近年来要抓好17个文化产业项目。
一是建设青州文化信息产业园,投入约5个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以现有东坝印刷企业为基础的印刷产业项目;三是规划建设文化产品经营区,重点规划“五大市场”,即东夷文化书画园、古玩市场、古街文化市场、南阳河景区文化市场、书画艺术城、钰铧文化市场;四是佛寿文化开发项目,重点建设凤凰山观音雕塑和寿文化博览园,开发寿文化产品。
另外还有生态文化旅游项目,旗城文化开发项目,衡王府文化项目,以黄楼为中心的生态农业观光文化产业园区,会展文化产业中心,郑母镇复建状元楼、文庙,保护开发“四大御葬”等基础设施,以东夷文化园、将军文化园为中心的专题文化产业项目,以昭德街、真教寺等为中心的宗教文化产业项目等。
在谈到青州市 *** 在文化项目的建设上是否会给予一些扶持政策的问题时,许新益说:“为了统一规划、协调、指导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青州成立了协调机构及制定了优惠政策,以 *** 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全面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并且设立了青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扶持文化创意、动漫和产业园区的建设。
另外,青州还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
实施项目拉动战略,大力引进和发展具有示范性、导向性的重点文化项目。
对新兴的文化产业可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适当扶持。
再者,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购中心入驻。
利用花博会、鲁台经贸洽谈会等各种招商平台,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步伐。
还有一点,引导城乡居民提高文化消费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不断增长的需求市场也是很重要的。
”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之现代青州在文化品牌打造上的诸多政策扶持和努力,文化旅游正在成为青州城市品牌形象的金字招牌,青州也日益成为特色鲜明、个性突出、品牌响亮、设施先进的文化名城、旅游名市。
甘肃靖远有个劈佛寺
何璞瑜
依崖傍水寒关道,石窟红颜映紫光。
劈佛***民众议,缘延梵语独言扬。
劈佛寺在靖远北二十多公里处,距三滩乡***三公里,是三滩新田的原七、八、九生产队的总称,现改称为“安宁”,其称为劈佛寺的原因,是在原九队生产队粮食场红山崖上有座古寺庙,石窟坐北面南,东西长约100米,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
若说三滩形若弯弓,该寺与三角古城恰各自在***的两端,该寺坐北朝南,东临黄河,与平川陡城一河之隔,南为耕田与村庄,前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旱沙河,西为三滩乡村道路,西北山顶为百花山,东北红山崖有长达500余米闇子、万家坪水利工程与稀土公司动力输水站,这里鸟语花香,曲径通幽,绿树成荫,群山苍茫,河水悠悠,俨然佛教圣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与黄河为邻,不得不说黄河与这条沙河。俗话说,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有弯必有峡,有弯必有滩。河水奔腾咆哮,横冲直撞,形成了一个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峡谷或壮美的大河滩,给我们展现了黄河峡谷五彩斑斓和神秘莫测,沿途各大小支河汇入黄河,在黄河靖远段,有好几处大滩,但依旧是两岸石山林立,从各自沟壑中有通入黄河的大小旱沙河。在三滩段有两条较长的沙河,这一条名为劈佛寺沙河,截断为名,由东至西有叫小川子沙河、水沟沙河,除大暴雨而外,常年干枯,目前劈佛寺遗址及附近有十五户农户宅区,已列为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其沙河源头在糜滩坪与刘川南川的分水岭,在没修通109线复线前,是三滩人民通往白兰唯一的道路,就是解放前后走河对岸陡城,河水上涨,船筏无法渡河只能绕道走靖远铁桥时,也是走对岸一条必经道路,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及陡峭的红山崖也许是在此建有佛寺的原因吧;另一条在黄河下游,劈佛寺北六公里处,名为大冰道(大兵道)沙河,直通白银区境内,沿河而下,途径鹰嘴、吴家川、大冰道口、到黄河,该河常年有水,是黄河中上游重要补水支河。
据传,劈佛寺庙始建于北魏,与敦煌莫高窟、靖远法泉寺石窟、朝阳寺石窟都形成于魏晋南北朝佛教传入时期,与法泉寺同属一个前后院。北魏期尊崇佛教。初年,天下寺院有大增,僧尼数量不断扩大,到末年,僧***数迅速增加,由于诸帝奉佛的影响,朝野风从。当时劈佛寺位于丝绸之路要道,僧侣依劈佛寺处陡峭红山崖原有喇牌(蒙古语意为“陡峭之屋”,后谐音为今名,指山崖历经风吹日晒,水冲刷出的石窟),进行简单凿岩成窟,砌墙建寺弘法。石窟形制属禅窟式,据传***时窟内原有塑像壁画等建筑悉遭破坏,改革开放后,信佛***及地方村民集资重新塑像修建,以殿配窟,窟主殿从,窟殿合一。现有石窟三座,背靠红砂岩山体开凿,左右陪殿厢房数间,清静平和,庄严肃穆,石窟内有弥勒佛、观音、地藏王、韦驼等神仙塑像,体态优美,塑工细致,石窟顶部凸凹不平,尚存北魏原貌,主窟顶部有方方两平米大形似石印凸刻。
避佛寺,又称“劈佛寺”,据传在第一次灭佛运动中,建于北魏的靖远县法泉寺同样罹难,为使大量的佛像和佛经免遭灭顶之灾,寺中幸免于难的僧侣秘密将佛像、佛经转移至各处隐匿,其中有部分佛像、佛经被藏匿于劈佛寺一处洞窟中,幸免遇难的僧侣方丈等留下在劈佛寺有藏匿的佛经佛像信息。若干年过去,佛教重新兴起,各地又陆续兴建了许多佛教寺院,被毁的法泉寺也逐渐得以恢复,然而当年为躲避灭佛,藏匿佛像、佛经的洞窟封死,加之黄河水上涨及该沙河洪水带来的淤泥把洞窟淹埋,表面与山势浑然一体。后经僧俗多方寻找,终于找到藏佛像、佛经的洞窟劈佛寺大概位置,但工具简陋,无法打开,不料,天随佛愿,有一天突然佛洞前方崩裂,封住洞窟的山石尤如劈开一样,使藏匿多年的佛像、佛经重见天日。由于这个洞窟在佛罹难时保护了佛像、佛经,此处可谓灵宝之地。重新启封的佛像、佛经也就再没有回归法泉寺,永驻此窟,直至今日。佛罹难时避于此,故此寺名曰“避佛寺”;后又劈开封死的洞窟,使佛像、佛经重见光明,故此寺又名“劈佛寺”。
据传古时在劈佛寺沙河一带耕地有很大一部分为佛田,供法泉寺与劈佛寺僧侣生活,后被学校征用作师资费用,叫学田,后逐渐改为新田,这也是此地有个叫新田村地名的来源;劈佛寺沙河口有座小渠桥名时至今日仍称为“新田大桥”,现在从此过境的G6京藏高速,横跨在黄河上的大桥也叫“新田黄河大桥”。
劈佛寺古时通往法泉寺大道名为“和尚路”,其路线为劈佛寺至现在的G6京藏高速人行天桥、空夹缝子(意为黄河小河道中沙滩,但也有人称为孔家分子,六、七十年代时为三滩水利饲养场,传说旧 社会 此地有古堡烽台遗址,现为耕地)、中渠旁、109线、中二、闫门或土窝,过河到法泉寺,时至现在劈佛寺到G6高速天桥这段与109线旁有段,依然还存在。
三滩镇虽然是靖远县乡镇之一,但 历史 悠久,文化灿烂,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宗教文化、黄土地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农耕文化遍布全境。劈佛寺佛教文化,在方言这个符号系统里充分的表现和反映出来了。
据《汉语古音学史》中汉语言资料解读,方言的一些特殊的语音现象,可以传达出有关文化的丰富的信息,地名和亲属称谓的读音都有很强的传承性,从中可以看出形成时期的一些文化信息,如三滩劈佛寺这一地名写出来是“劈佛寺”,可以知道此地有一个佛寺。这个地名,靖远方言口语的音是pǐpósì,把“佛”读pó的音。这个音,声母是p,反映的至少是10世纪以前汉语里的读音情况。“佛”是由梵语buddha翻译成“佛陀”等音来的,其读音:
[ bó ]释义:古同“勃”,兴起。组词:佛泥。
[ fó ]释义: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2.指“佛教”。组词:佛印、佛门、佛晓。
[ bì ]释义:古同“弼”,辅弼。组词:佛狸。
[ fú ]释义:1.见“仿”。2.古同“拂”,违背,违反。
语言是语言,文字是文字,汉字常常遮蔽汉语或其方言的事实。起头的音是浊的b,我们的汉语里清浊不对立,如把波涛的波(bo)靖远人却读po音,如本地有位姓名为张兴波的人,中的“波”音本地人读作po,不读bo,以读b或p都不影响意义的理解。由于“劈”的读音在靖远方言里与“避”同音,劈佛寺村的人认为这可能跟中国 历史 上的毁佛运动有关,为了躲避佛像被毁,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再建造佛寺,故称“避佛寺”。
关于劈佛寺为何称劈坡(破)寺,除上述观点,我在有文字记载资料的发现了两处,一处是张震宇将军简历及个人生平,称籍贯为糜滩公社(原三滩糜滩为一个公社)劈坡寺村;另一处是劈佛寺张氏家族,同治八年修好的《张氏族谱》记载却称为劈破寺。
西北师大雒鹏教授说:清代乾嘉学派的考证,大都有理有据,解决了不少问题,即可解释死(文献)、活(方言)语言的现象,所用术语有“一声之转”“音转”“语转”等,只是讲不出条件,被很多学者误解,今日之学术,尤其是考据,除了王国维所倡导二重证据法外,还得加上语言学的考证,这样于真相可能会近一点。老百姓的口语说法是自然的,无所谓口误,只是从文字的角度一比对,觉得似乎不合适。这是汉字遮蔽了语言的本真。历代文献中保存的材料,都是以汉字为载体的,几乎是忠实的记录语言的说法的,但由于时地的变化,今天念书人用今天的音读来,用靖远话说,“走样”的地方很多。其原因不外字随音记而变,音以字读而变。比如水泉的那条大坡,靖远人都说“橡皮坡”,实际为“象鼻子坡”的省音说法。“鼻子”的鼻,靖远话过去也是读送气声母p的,与邻近的会宁等地一样,只不过现在靖远话是b声母,人们一下想不到,依据现在的说法写字,并参照通语的标准,只能写出近似的“橡皮坡”。另外如现在红色圣地虎豹口,其实最早叫河包口,靖远人把山上的坪叫虎“棒割”(半个的意思)坪。
人给事物命名,都是有理据的,这理据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或重要的几条特征。平川空心楼是明代长城堠墩的规定体制,长城沿线都有筑建,后被讹称为拱星墩。其如碉堡,内诸粮食、武器、饮水等,以备被敌围困时顽抗之助,是纯军事防御建筑。当然,叫拱星墩也对,有拱向北斗星之意,因在小黄湾附近还有个七星阵遗址。这些词语来源,只有起初文献载,才能解决。
再比如干盐池与打拉池之间的通会堡与通怀堡,通会堡三字的元音都是高元音,说出来比较拗口,当地老百姓(文化程度低,更不要说懂语言学了)在平常的交际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把中间的“会”字说成一个元音开口度大一点的音,就成了“通怀堡”。类似现象在各处地名里常见,古今一理,没有多深奥,但有人为此专门考释了“通会堡”,认为它是元符元年九月建成,是泾原路通往会州要道上的一个“护路堡”。《宋史》《续长编》《谭其骧地图》都写作“通会堡”。但也有学者认为是“通怀堡”。可能认为这是定戎堡通往怀戎堡道路上的堡子,便称“通怀堡”。也有可能是先有通会堡,后有定戎、怀戎二堡,所以叫“通会堡”。如果仔细考释,里面学问很多。
“寺”这个词,很多人以为是佛教发明或者始用的,佛教僧众居住的地方,通常叫做寺、院、堂——比如杭州的灵隐寺、河南的少林寺等。但是,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就已经有了“寺”。当时的寺并没有和宗教联系起来,《说文》是这么解释“寺”的含义的:“寺,廷也,有法度者也。”也有说:“寺,治也,官舍也。”简单讲起来,寺原本是官署办公的地方,仔细看一下“寺”字的结构,可以发现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一个是寸,一个是土。寸土之地也属于君主,是臣服于君主、为君主效力的办事机构。“寺”的读音通“侍”,也表示寺这个地方只需要敬顺旨意,如理即化就好。古代有“大理寺”这个衙门,它就相当于现代的最高***,专门负责审理一些刑狱案件, 历史 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佛教是东汉初年传到我国,我们查查“府寺”这个词,就说的很明确了:三公所居谓之府,九卿所居谓之寺。后来的府,就被广义化了,有点地位的都敢称府了,寺也广义化了,就是寺庙。九卿就是我们常听说的:太常,卫尉,宗正,太仆,大理,司农等等,最著名的就是大理,掌管刑狱。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修起了中国第一座官方佛教建筑,当时,负责接待西域僧人的部门正是叫鸿胪寺。这个建筑也被命名为“寺”,就是白马寺。因为汉明帝时候,天竺僧人摩腾从西域到洛阳,以白马驮经东来,最初住在洛阳“鸿胪寺”。后来鸿胪寺改建,取名“白马寺”。于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摩,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越来越少,而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从这里开始,“寺”多了一层新含义,不但指官署,还指佛教的庙宇建筑。在古代,这两者并存不冲突,只是到了现代,没有人再把官方办事机构命名为“寺”,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寺”只代表佛教的建筑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代每隔三十里设置一个驿站,十二个时辰设立个寺,以便管理地方或接待外来人员的说法,劈佛寺恰在古丝路渡口区域,也恰在入黄沟口,对岸又是平川陡城,陡城有鹯阴城与柳州城,这两座古城的作用,与劈佛寺的作用,之间的纽带是什么?劈佛寺与法泉寺是前后院的文字证据在哪?法泉寺与法门寺到底有无关联?三滩的三角城与按门岘三角城、磨子沟三角城也各自恰成三角形,它们之间难道仅仅是巧合吗?这些都是近来探讨地方史地的专家学者不断争论的话题,研究的课题,期待早日能揭开面纱。
原甘肃省文物考古所的边强教授,看到我劈佛寺的帖子,曾留言说,有当地念“piposi”的分析,忽然觉得其称谓也许是来自佛教经典梵名毗婆尸之音意,毗婆尸佛又称毗钵尸佛、鞞婆尸佛、胜观佛,维卫佛。意译为胜观佛、净观佛、胜见佛、种种见佛。即过去庄严劫中出现之佛。《大智度论》称其为过去七佛之首。此佛于波波罗树下成道,佛经记载他曾举行过三次说法***,第一次有十六万***参加,第二次十万,第三次八万。有二***,一名骞茶,二名提舍;有执事***,名曰无忧。寿命八万岁。《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称“佛名号品第九,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毗婆尸,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永不堕恶道,常生人天,受胜妙乐。”佛教东传中土已来,过去佛信仰自魏晋至唐宋以来多有信徒供奉,寺庙之名或许就源于此。边教授这一说法,也值得有兴趣的人参考和探讨。
山寺崖前乱满林,清幽石窟奏竼音。
心香三炷敬神佛,身事倾情无染心。
劈佛寺原有一座安宁小学,后迁移,现为安宁文化大院。劈佛寺窨子始凿不祥,在劈佛寺遗址东北,山崖绝壁上开凿出的石洞,洞口很小,一般仅容一二人进出,里面却别有一番天地,小的十多平米,大的几十上百平米不等。其悬在半山腰没有进出的路,只能靠绳索吊着出入。是用来躲避强盗、土匪的避难场所。
劈佛寺人杰地灵,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有1955年当选省政协委员的朱铭心院长,人称邑中人杰;有开国将士张震宇将军,有地位显赫明开渠水利专家万世勋,有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有为人民服务公务员,有教书育人老师,有专家学者,有辛勤耕种的农民,有致富带头人!
过去劈佛寺人多地少,改革开放后,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劈佛寺人紧密团结,齐心协力,共同修建了劈佛寺万家坪水利工程,如今田畴织锦绣,沃野酿芬芳,乡韵浓烈,白墙黛瓦,流水潺潺,万家坪上也是一幅“田园幽美、人文醇美、经济富美、生活和美、村庄秀美”的美丽画卷正悄然铺开,攀上劈佛寺背后山顶之上,放眼三滩,风中传来花果淡淡的清香,空气中透着黄河水丝丝的清凉。给人一种是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和农耕文化、佛教文化、石窨文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等诸多氛围,宁静的天然“氧吧”让人心旷神怡。
浓墨重彩绘新景,绿水青山带笑颜。相信有一天,劈佛寺这个古音地名,劈佛寺人民乃至三滩人民如果挖掘这众多文化***,推动乡村 旅游 转型,打造发展休闲乡土文化,打造“古韵劈佛寺”,相信一定会非常火!
作者简介:何璞瑜,男,甘肃靖远人,大专文化,***党员,农业高级技师,甘肃作协会员,甘肃新闻网通讯员。在《新甘肃.甘肃新闻网》《甘肃日报》《西部散文》《甘肃农民报》《白银周刊》《白银日报》《白银晚报》《人文白银》等发表散文百余篇,百余万字。著有散文集《黄河遗珍》。
请大家帮忙找一下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名人资料。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南宋朝廷长期为投降派所把持。还在1259年,宰相贾似道便以称臣、割江北地区和岁纳银绢各20万两匹为条件,暗中屈膝求和。伯颜却意在灭宋,并不停止南侵。1275年,将贾似道十三万大军消灭,朝廷便再无可用之兵。此时宋恭帝在位,年仅四岁,太皇太后谢氏临朝听政,不得不发出“哀痛诏”,号召天下四方迅速举兵“勤王”。文天祥当时正担任赣州知府,他“捧诏涕泣”,并立即行动,在两三个月内便组织了第一支“勤王”队伍近万人,几经周折,赶到了临安。而在成千上万大小地方官中,带兵勤王的只不过他和张世杰三人而已,这个***腐朽到什么程度,可见一斑。1276年正月十八日,伯颜兵临皋亭山,左相留梦炎早已投降叛变。其他大臣或已投降。伯颜虽愿受降,却要右相陈宜中去元营洽谈,陈哪有这个勇气?当天晚上便逃之夭夭。谢太后唯珂派人只剩下一个文天祥。他毅然临危受命,但不是去投降,他考虑是“战、守、迁皆不及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他甚至借此机会观察一下敌营的虚实以谋“救国之策”。但是他没有想到,正当他指斥伯颜扣押不能返回宋营,他的义兵则在同时被投降派命令解散。敌人的凶残不曾使文天祥受困,昏庸的朝廷和***的投降派却使他遭到了第一次严重的挫折。
1276年二月初九日,文天祥被押送去大都(今北京),行至京口(今镇江),在义士的帮助下,逃脱了虎口,据他在《指南录后序》所记,至少有十六次幸免于死,经过千辛万苦,于四月初八日逃到了温州,此时他听说度宗的两个儿子(即恭帝的两个兄弟)已逃到福州,于是立即上表劝进。不久,被诏至福州,任右丞相兼枢密院事,后又命为同都督。七月,文天祥便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打起帅旗,号召四方英雄豪杰,各各起兵,民复失地。1277年三月,文天祥统兵进军江西,收复南部数十州县,同时围困赣州,湖南、湖北皆起而响应,震撼了江南,鼓舞了人民的反侵略意志,使元统治者大为惊慌。元忙调40万大军来解赣州之围,另派兵五万追 击文天祥。文部不过五千余人,这年八月,空坑一战,遂致大败,部将数人牺牲,文妻及子女皆被俘,赵时尝在紧急中***扮文天祥,吸引了元军,文才得乘间逃脱。赵随即被杀。这是文天祥在一年多时间内所遭到的第二次重大挫折。
但是文天祥并没有灰心丧气,他下定决心抗元到底。1278年11月,他收拾残军,加以扩充,移兵广东潮阳,不幸于十二月二十日兵败五坡岭,文天祥自度难以逃出重围,当即吞服随带的冰片,以求一死,免遭污辱,但他并未死,而在昏迷中被俘了。这是他遭遇的最后一次严重的挫折。从此以后,文天祥便再也不能统领义军在战场上与元军拼杀。
文天祥被俘后,打定主意,只求义死而不求苟生。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还在伯颜将他扣押北营时,他便明白地告诉对手:“宋状元……所欠一死报国耳,宋存与存,宋亡与亡,刀锯在前,鼎镬在后,非所惧也,何怖我?“1279年十月,元平章阿合马来文天祥囚所劝降,文天祥长揖就坐,不把他放在眼里,阿合马却要他下跪,文天祥说:”南朝宰相见北朝宰相,何跪?“阿合马以胜利者自居,傲慢地说:“你何以至此?”文天祥嘲讽地说,南朝若早用我为相,你去不了南方,我也不会到你这里来,你有什么可神气的阿合马用威胁口气对左右说:“此人生死尚由我。”文天祥正义凛然道:“亡国之人,要杀便杀,道甚由不由你。”阿合马自讨没趣,灰溜溜地走了。同年年底,元丞相孛罗审问文天祥。孛罗一来就摆威风,要文跪下,遭到文拒绝,左右便用武力强使文天祥作跪拜状,文凛然说道:“天下事,有兴有废,自古帝王以及将相,灭亡诛戮,何代无之?天祥今日……至于此,幸早施行。”临刑前夕,皇帝忽必烈亲自出马劝降,以宰相之职作为诱饵,妄图使文天祥投降,但遭文天祥严厉拒绝。忽必烈只好问他,那你究竟要什么呢?文天祥回答说:“愿以一死足矣!”文天祥这种以身殉国,视死如归的的伟大精神使得敌人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这实际上等于宣布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他自己所赞颂的“正气”的胜利。也等于宣布侵略者的失败,是一切投降派和卖国贼的失败。
在国家民族危亡紧急时刻,文天祥无时无刻不把国家民族利益看作最高的利益,对投降派和奸佞之徒从不留情。1259年,元军渡江围鄂州,皇帝宠幸的内侍董宋臣怂勇宋帝迁都,文天祥勇敢地上疏,乞斩董宋臣。1275年,朝廷追封投降元军大将吕文德为和义郡王,又提拔他的侄子吕师孟为后部尚书,投降气氛一时弥漫京城,文天祥又上书乞斩吕师孟,以稳军心。文天祥被俘后,留梦炎一班降贼都曾硬着头皮来劝降,文一律唾骂之置,就连先已投敌的宋恭帝前来劝降时,也被置之不理。文天祥明确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他并不对帝王愚忠,而只无条件地忠于国家和民族。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他死后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 发现的“衣带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文天祥也因此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