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笔顺你是遵循国家规定还是书法传统
偶看到小学课本里有“上”字的笔顺如图。学习书法的人都知道,在书法里“上”字应当先写上面的短横其次在写竖笔最后写长横。
诸如此类“汉字笔顺”与“书法笔顺”不同的字还有很多。下面我们来对比某些字在现代汉语中的笔顺以及传统书法中的笔顺,对比一下怎样写更加自然,更符合人性。
“必”字的写字笔顺为:左点、卧钩、上点、撇、右点;
其书法笔顺为:“撇”,“钩”,“上点”“左点”,“右点”。
现代汉语中“必”的笔顺
书法中“必”的笔顺
王羲之、智永、柳公权、赵孟頫的“必”
“成”字的写字笔顺为:横、撇;
其书法笔顺为:撇、横。
现代汉语中“成”的笔顺
书法中“成”笔顺
王羲之、褚遂良、颜真卿、蔡襄、米芾的“成”
“耳”字的写字笔顺为:上横、左竖、右竖、两短横、下横;
其书法笔顺为:上横、左竖、两短横、挑、右竖。
现代汉语中“耳”的笔顺
书法中“耳”的笔顺
“有”字写字笔顺为:长横、撇、竖、横折钩、横、横;
其书法笔顺为:撇、长横、竖、横折钩、横、横。
现代汉语中“有”的笔顺
书法中“有”的笔顺
钟繇、赵孟頫、王羲之、米芾的“有”
“右”字写字笔顺为:长横、撇、竖、横折、横;
其书法笔顺为:撇、长横、竖、横折、横。
现代汉语中“右”的笔顺
书法中“右”的笔顺
柳公权、赵孟頫、苏轼、孙过庭的“右”
还有大家讨论的比较多的“火”字,其如今教育部提倡的写字笔顺为:左点、撇、右点、捺。然而书法人在写这“火”字的时候,其笔顺为:左点、右点、撇、捺。
王羲之行书“火”字
王铎草书“火”字
如上图所示,书法中楷书规范字“火”字之所以先写两点与书法发展的源流有关。这样写楷书“火”字,在学习行书、草书,对于行书法则、草书法则的理解就顺利成章,水到渠成了。
再如“为”字,“为”字的写字笔顺为:力、两点;其书法笔顺为:点、撇、横折钩、点。
王羲之行书“为”字
王羲之草书“为”字
此类字还有很多,不多赘述。那么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这种笔顺的变化会给汉字文化带来怎样的影响?
大家可以说下自己的看法。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个书法人,我们不能被那些汉字的明文规定所限制,我们要坚持合乎人性的、直抵人心的自然书写。
跟着倪海厦老师,学习中医
每天免费订阅中医知识!
汉字书写笔顺规则 口诀
汉字书写笔顺规则口诀如下:
1、先横后竖:十。
2、先撇后捺:八。
3、从上到下:二。
4、从左到右:明。
5、先外后里:句。
6、先外后里再封口:国。
7、先中间后两边:小。
笔顺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汉字的传统笔顺及各地区标准笔顺皆存差异。中国内地的笔顺标准为《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传统笔顺,古代广泛使用,现今仍在汉字文化圈使用。使用者主要为懂得书法的学者,故也被称作书法的笔顺。
通过研究民国以前的书法作品,特别是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可以得出笔顺已有了公认的规定。这些笔顺大多遵从字源、字形结构、字形变革或古法。
汉字
汉字(拼音:han zi,注音符号:厂马P),又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用文字,也被借用于书写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等语言,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是现在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达的文字。
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的文字,狭义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
汉字笔顺书写规则
汉字笔顺书写规则如下:
1、先撇后捺:人,八,入。
2、先横后竖:十,王,干。
3、从上到下:三,竟,音。
4、从左到右:理,利,礼,明,湖。
5、先外后里:问,同,司。
6、先外后里在封口:国,圆,园,圈。
7、先中间后两边:小,水。
8、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衣,立,为。
9、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发,瓦,我。
10、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座,屋。
11、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建,廷。
12、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凶,画。
13、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同,用,风。
14、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在左下:医,巨,匠,区。
写字笔顺口诀:
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中间突出先中,右上有点后补;上包下时先外,下包上时先内;三框首横末折,大囗最后封底;分歧遵照《规范》,做到流畅美观。
笔顺规范是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的组成部分。国家语委、国家新闻出版署曾在1988年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以下简称字表),规定了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数和笔顺。
书写汉字需不需要严格遵照笔画顺序?
这个问题算是老生常谈了,时不时会在我提笔写字的时候闪现,也偶尔带来一些新思考。
我的看法: 大部分情况下是要严格遵从笔画顺序的,但某些情况下,可以允许一些例外。 (多么标准的中国式中庸圆滑、模棱两可的表述,对吧?)
至少对我而言,好好地按小学老师教的笔画顺序书写,字会写得比较方正。其次,很大程度而言,笔画顺序符合基本逻辑(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复杂点的,则也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经得起时间洗练。 笔顺的规定,倒也像其它权威一样:平日的场景足够实用,一般用着也错不了。 再者,比较***的,小学老师所传授的笔画顺序规则,都很标准;自己也是比较执拗的处女座,自小养成的习惯不容易改,良好的、符合标准的习惯,那也就更不打算改了。最后,我惯用的手机输入法是笔画输入法,不遵守笔画顺序就要吃土了。
举个遵从笔顺可以端正书写的栗子,以「车」字为例。作为单字「车」,正确的笔顺应是「一ㄥ一丨」,而作为偏旁「提车旁」,则是「一ㄥ丨?」。即最后两笔次序会颠倒,单字 先横后竖 ,偏旁 先竖后横提 。繁体「车」虽写法有别于简体,但最后两笔是次序与简体是相同的,也是单字先横后竖,偏旁先竖后横提。
这种区别是很科学的,并非多此一举。作为单字,要顶天立地、四平八稳,对于后两笔:先写一横承托上部,再于其二分之处作垂露竖,车字自然立得直;倘若先竖再横,难免在左下部有连笔,出个小三角状,拖泥带水,破坏全字平衡。而作为提车旁,把这一横作为最后一笔,往上一带,化为横提,一来收缩字宽、齐整全字比例(因为左右结构的偏旁一般只占全字的四成宽,左中右的就更少了,参考:轼、辙),二来笔锋被带到上部,正好可以为后面的偏旁起笔作势;即使先竖后横提连笔产生的小三角也并不妨碍观瞻。
插个题外话: 说到繁体字,曾经有一位也喜欢习字的笔友说过,繁体字是练字者的试金石。因为繁体字结构复杂,我们作为简体字惯用者,要把繁体字书写端正会有一些难度,但常作练习,经常揣摩,可以更好地理解字的层级结构,对习字帮助会很大。
言归正传。那什么时候会有例外?在我看来,例外无外乎两种主要场景。
其一,诚如我所言,「正确的」笔顺无非是为了书写的端正、美观,而这一法则也有并不适用的时候: 当「正确的」笔顺并不能裨益美观书写时,例外自然就产生了。 要么是一枚汉字,用「不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反而更加美观,或者符合上下文;要么是一枚汉字,用「正确的」笔顺书写反而不见得美观,或者不符合上下文,又或者,不符合个人习惯(比如:左手书写者)。
举一二例以飨。
讲究通篇的整体美感,这更多是属于书法的范畴了;日常书写和书法,自是不可同日而语,我在本文中也只想简单地提一提日常书写里的笔顺罢了。但或多或少,日常书写也需要照顾这种美观,这种上下文的整体美感。「文似看山不喜平」,字亦如此,一张纸上书写的文字应该是流动有致的。涉及这种波动的整体美感时,我认为笔画顺序是可以妥协的。
其二。你在流畅书写的过程中,当达「涌流」状态,即思路爆发,笔头跟不上你的头脑时,各种例外也可能应运而生。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一来笔顺就靠自小写字的习惯,大部分该是怎样就是怎样,无谓美观,更无暇顾及对错了;二来,涌流时的那种兴奋,不仅***文本自身的创作欲,还会激发你在书写上的一些不同寻常的创造——
这是例外之所以产生的一种更加主观的原因,无论写出的成品如何,重实用性还是观赏性,书写过程中所存在的「本我」的释放,本身就是非常舒服的一件事。
很多论证,总是难以离开类似 大部分情况下要 XX,某些情况下有例外 这种辩证式论调,十分中式、也十分保险。其实倒也真的非常实用:保险地用大半生,有些时候该打破规则还是要打破的。想起《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中提到设计的准则,对规矩说得非常好——
比如对于书写,大家少说都写了十多年汉字,不说达到「完全理解」,但至少肯定有资格去评判哪种书写规则适合自己,哪种是可以被「打破的」。
当然,列位,就像***论这种矛盾一样,上面这句至理,它也算是一个「规矩」,不是吗?
2016年11月18日23:29:55
2017年10月24日22:51:55
写字的笔画顺序
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小到大,从左到右,先进后关,先中间后两边,从外到内等。
一、一般规则:
1、先撇后捺,如:人、八、入
2、先横后竖,如:十、王、干
3、从上到下,如:三、竟、音
4、从左到右,如:理、利、礼、明、湖
5、先外后里,如: 问、同、司
6、先外后里在封口,如:国、圆、园、圈
7、先中间后两边,如:小、水
二、补充规则
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如:衣、立、为
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如:发、瓦、我
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如:厅、座、屋
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如:远、建、廷
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如:凶、画
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如:同、用、风
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再左下,如: 医、巨、匠、区
三、写字笔顺口诀:
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
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
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
中间突出先中,右上有点后补;
上包下时先外,下包上时先内;
三框首横末折,大囗最后封底;
分歧遵照《规范》,做到流畅美观。
关于“写字笔顺”与“书法笔顺”的思考?
“汉字笔顺”与“书法笔顺”
偶看到小学课本里有“上”字的笔顺如图。学习书法的人都知道,在书法里“上”字应当先写上面的短横其次在写竖笔最后写长横。诸如此类“汉子笔顺”与“书法笔顺”不同的字还有很多,例如“必”字,“耳”字,“为”字,“皮”字,“成”字,“舞”字,“乃”字等等。
以下所述之写字的笔顺均为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中所考!
“必”字的汉子笔顺为:左点、卧钩、上点、撇、右点,其书法笔顺为“撇”,“钩”,“上点”“左点”,“右点”。
“皮”字的汉字笔顺为:横钩、撇,其书法笔顺为撇、横。
“成”字的汉字笔顺为:横、撇,其书法笔顺为撇、横。
“乃”字的汉字笔顺为:折、撇,其书法笔顺为撇、折。
“耳”字的汉字笔顺为:上横、左竖、右竖、两短横、下横。,其书法笔顺为上横、左竖、两短横、挑、右竖。
“为”字的汉字笔顺为:力、两点,其书法笔顺为点、撇、横折钩、点。
“舞”字的汉字笔顺为:撇、横、横、四短竖、横;书法笔顺为撇、三横、四短竖。
…
此类字还有很多,不多赘述。那么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习书法的人都知道汉字的演变顺序,大致为 :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规范汉字(楷书)的成熟始于唐代,从唐代至民国,标准汉字沿习千余年不曾更易。其中汉字的笔顺更是从书体的演变至成熟都有规律相传不能更变。
比如“火”字,其如今教育部提倡的写字笔顺为:左点、撇、右点、捺。然而书法人在写这“火”字的时候,其笔顺为:左点、右点、撇、捺。
王羲之行书“火”字
王铎草书“火”字
如上图所示,书法中楷书规范字“火”字之所以先写两点与书法发展的源流有关。这样写楷书“火”字,在学习行书、草书,对于行书法则、草书法则的理解就顺利成章,水到渠成了。
例如“为”字。
王羲之行书“为”字
王羲之草书“为”字
如上图“为”字的草书与行书写法。
此类字还有很多,不多赘述。那么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建国后,推行汉字简化,将传之千年的繁体字“化繁为简”。通过简省笔画,把繁体字和俗体字作为规范文字使用。1956年中国大陆讨论文字改革,认为“ 汉字 是一种落后的字体”,所以“必须要改革成像拉丁文那样”。于是简化汉字与汉语拼音方案成为大陆主流。
( 鲁迅 也曾经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并认为“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倘不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改革者或对文字的源流以及书法史了解未深,以至讹误至今。教育者在义务教育阶段对于笔顺问题只能依据《笔顺规范》教学,并强调正确笔顺只有一个(从书法角度个别字在不同书家=眼中笔顺也不尽一致,比如“成”字。),对被教育者误导甚深。(笔者在教学过程当中深有体会),以其昏昏,如何能使人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