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趁热打铁美财长想访华中方态度变了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
据美国媒体报道称,日前有知情人士表示,美国财务部长耶伦***在今年7月份前往北京进行访问,并同中国相关官员举行高层经济会谈。美媒表示,一旦耶伦的访华行程顺利进行,那么她将成为今年继美国***卿布林肯之后,第二位访问中国的美国***内阁官员。
而就在耶伦访华消息传出后,中国政治局委员兼中央外事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北京会见了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会***雅各布。在会谈期间,王毅表示: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我们始终寄希望于美国人民,希望两国人民友好下去。
耶伦访华或寻求中方在美债问题上的支持
自今年4月份以来,耶伦可谓是屡次表达了访华的意愿,但由于此前中美两国关系紧张,耶伦以及其他美国官员访华的请求都遭到拒绝。但自前段时间布林肯顺利访华过后,中美两国之间的高层接触与对话显然已经开始重新恢复,在布林肯访华期间,他曾与中方达成了后续继续进行接触的约定。
因此,耶伦在7月份前往中国是很有可能成功的,而中国也有意在经贸领域与美国相关官员进行一次沟通。而耶伦这次突然表示要访华,则很有可能是急于在美债的问题上取得中方的支持。就在不久前,美国才刚刚通过调高债务上限的方式渡过债务违约的危机。但由于今年美国的财政预算赤字一片大红,如果后续不增加收入,美国***的运转还是要出问题。
为此,美国在不久前正式通过了2023财年责任法案,并发行了6000亿美国国债,这也让美国的国债规模增长到了32万亿美元。而受近期一系列经济问题的影响,美债的信用在国际上也大幅缩水。在今年年初,包括中国在内的大批国家均在大量抛售美债,中国虽然在随后的3月份小规模增持美债,但近期又继续开始抛售美债。
再加上美国在5月底遭遇的债务违约危机,使许多国家对于美国偿还债务的能力产生质疑。因此美国这次虽说又发行了6000亿美元国债,但是否会有人愿意买还需要打个问号。
但中国毕竟也有自己的考量,无论是增持美债还是抛售美债,都是以中国是否获利为前提条件的。如果美国自身的偿还能力有问题,那么中国也不会冒险去增持这么一大笔美债。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美国还得依靠自身的努力来渡过危机。
部分参考消息来源:海外网
美财长耶伦召开记者会总结访华,称「累计谈了约 10 个小时,富有成效」,透露了哪些信息?
? 美财长耶伦召开记者会总结访华,称累计谈了约10个小时,富有成效,透露了尽管美中之间仍存在分歧,但通过此次会晤,进一步推动了双边关系重返稳定轨道,以及美国不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等信息。
据相关媒体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耶伦9日结束了4天的访华行程,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总结本次访华成果。
耶伦在发布会上表示,她此访与中方官员进行了累计约10个小时双边会谈,这些对话“直接、有实质性且富有成效”,是美方为推动“美中关系有更坚实的基础”而向前迈出的一步。
虽然目前美中之间仍存在分歧,耶伦认为,通过此次会晤,进一步推动了双边关系重返稳定轨道,她也重申,美方不寻求与中方进行经济脱钩。
耶伦表示,此次访华目的,主要是建立和深化与中方新一届经济团队的关系,减少误解风险,并为未来两国在气候变化、债务危机等领域的合作铺平道路。她认为,双方的会谈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同时也认为,没有一次访问,能在一夜之间解决相互之间的挑战。
耶伦承认,美中两国也仍存在一些重大分歧。华盛顿并不寻求与中方进行经济脱钩,因为这对两国来说,都是灾难性的,也会破坏世界稳定。她认为,相信世界容得下两国共同发展,双方可以拥有对彼此和世界都有益的、健康的经济关系。
耶伦同时也强调,建立和深化双方关系,能够为未来合作提供更好框架,对于减少误解风险、加强沟通、协商,进而解决双方分歧提供更多的机会。
我认为,此次耶伦访华,为美中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基础,也展示了双方加强对话和合作的意愿, 对于加强美中经济合作、推动双边关系重回稳定轨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相信这次访问,将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进而为双方未来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事实上,美、中两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两国之间的合作,对于全球的繁荣与稳定至关重要。耶伦访华,为两国在重要议题上的协商创造了更多机会,更为构建互信、增进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美中之间的经济关系,对于全球经济的繁荣稳定来说,那真是至关重要。 从世界范围看,美中双方应求同存异,通过加强合作、建立互信、解决分歧等方式,在共同关心的相关领域,积极开展各领域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认为,虽然此次耶伦访华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美中之间双方之间分歧并未完全破冰。展望未来,美中还应继续加强双方的对话合作,求同存异,积极寻求双方共同利益平衡点,推动双边关系行稳致远。
美国财政部工作团队下月访华为耶伦访华做准备?外交部回应
1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美国财政部的一个工作团队将于2月访华,为美财长耶伦访华做准备,发言人可否提供更多的信息或证实这个消息?汪文斌表示,建议你向中方的主管部门来了解
相关新闻
媒体:耶伦当面请教刘鹤有诚意但不多
直新闻:
刘先生,***院副总理刘鹤与美国财长耶伦举行了首次面对面会谈。你认为,两人这次会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特约评论员刘和平:我认为,这个主要目的,耶伦自己已经把它说出来了,那就是,中美两国有迫切需要,就宏观经济及财政状况进行沟通,不容许因缺乏沟通而出现误解。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美国摸不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向,不知道中国下一步会往哪里走,所以迫切需要当面向刘鹤来请教。
而在事实上,中方也早就知道外界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疑虑,甚至累积了相当多的误会与误解。所以刘鹤在瑞士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发表主旨演讲的时候,已经是先声夺人解答了外界的疑虑,也就是第一,中国绝对不会搞***经济;第二,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重新关上;第三,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的任务,中国不会在短期内急于实现。
然而尽管刘鹤已经以斩钉截铁的态度进行了回应,耶伦仍然迫切地想要跟刘鹤沟通这些问题,这也就说明,中美之间的互不信任已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或者说美国对中国的误会和偏见已经是相当深了。当然,在美方对中国有疑虑的同时,中方对美国也有疑虑。中方希望从耶伦身上知道,美国为了应对通货膨胀而***取的激进加息措施什么时候结束,因为这对全球所有新兴经济体的金融稳定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中方还想知道,拜登***能否解决美国面临的债务危机,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的安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中美两国各自制定什么样的经济政策以及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发展道路,属于中美两国的内政,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中美已经成为好比“连体婴儿”的情况下,中美两国各自的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方向,实际上又对对方以及对全球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我认为,这就是耶伦强调,不容许中美两国因为缺乏沟通而出现误解的原因。
直新闻:
刘鹤在会见耶伦时指出,中美需要在气候、经济等问题上认真沟通和协调,他已准备好进行深入和务实的交流。对此,你又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刘和平:我认为,我们在关注刘鹤说了什么的同时也要关注刘鹤没有说什么。在美国对中国***取意识形态歧视政策、搞“印太战略”来遏制中国、搞产业链重组尤其是搞所谓“四方芯片联盟”来打压中国的科技发展,以及介入***干涉中国内政的大背景下,过去这几年来,几乎每一次中美高级别官员会晤的时候,都会谈及这些“绕不开”的问题。然而这一次,从已经透露出的所有信息来看,刘鹤不仅没有就这些问题跟耶伦发生争吵,甚至是几乎没有提及这些问题,而仅仅是呼吁中美要在气候和经济问题上进行认真的沟通与协调。从中我们也就可以再度看出中美对待两国关系的不同态度,耶伦在会见刘鹤的时候,着眼的仍然是中美关系的负面管理,也就是防止中美由竞争对抗演化为冲突,而中方着眼的则是要为中美关系做积极的加法,也就是通过合作来共同做大中美双方之间的共同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刘鹤真诚的态度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中美两国不仅同意要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开展合作,而且中方也表明欢迎耶伦财长在今年适当时候访问中国。这些都预示着,在中美关系经过近年来剧烈的碰撞产生了严重的内外伤之后,两国高级别官员正在按照中美元首在巴厘岛峰会时达成的共识,开始尝试着为中美关系疗伤止血。
不过我认为,虽然最近中美两国的接触与互动逐渐多起来了,我们还是要对未来的中美关系保持一份谨慎。要知道,拜登***这次跟中方展开接触,是在用长达两年的时间从***层面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布局,包括离间中欧关系、阻止了《中欧投资协定》的生效,演化“印太战略”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上的围堵,以及在经济上重组产业链对中国进行芯片卡脖子之后才进行的。这些都意味着,拜登***是蹲好了马步有备而来,是来者不善的。
直新闻:
根据路透社报道,拜登***已经将中国澳门纳入管控对象,实施去年10月7日出台的针对中国内地的芯片出口管制措施。对此,你又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刘和平:我早就说过,芯片战不仅是中美经济与科技战的主战场,而且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卡脖子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逐步掐紧的。这个逐步掐紧是分三个层面来进行的:一个是将对华出口芯片的禁令,从高端芯片逐渐向中低端芯片延伸;二是要求包括欧盟、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等逐步加入由美国主导的这场芯片大战;三是在限制向中国内地出口芯片之后,还会将卡脖子的大手伸向中国的香港与澳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港澳实行的是跟中国大陆不一样的政治与经济制度,所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西方对中国内地进行经济封锁的时候,港澳成为了中国内地突破封锁的一个跳板,而在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过程当中,港澳又成为了中国内地实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桥梁,相当多的资金、技术、人才与西方产品,都是从港澳进入中国内地的。很显然,现在拜登***实施中美高科技战尤其是芯片战的时候,要把这两个所谓的“漏洞”也给补上,其心思不可谓不歹毒。
作者丨刘和平,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丨张思南,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都想访华,新西兰总理:想谈合作,美财长耶伦:想谈“免债”
随着中国防疫政策的放开,对于访华,外国政客们各有各的想法。如“五眼”之一的新西兰,总理阿德恩表示,一旦入境政策也放宽,希望能率领一个贸易代表团访华;再如美国财务部长耶伦,首次亚洲行访日访韩,刻意避开中国,但现在表示,希望访华让中国理解美国的一些“苦衷”。
合作
对于新西兰来说,即使经历了***疫情的挑战,即使遭到其他“五眼”的施压,新西兰与中国的贸易和经济联系仍被证明十分“有韧性”。
阿德恩表示,虽然存在着利益或价值观分歧,但双方也有很多共同利益可以合作。不怪乎,阿德恩宁愿顶着美国为首的盟友们施压,也要和中国合作,2021年度中国是新西兰进出口的最大贸易伙伴。
所以新西兰与中国签署的《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生效,所以注重自身利益的新西兰,与其他“五眼”背道而驰,阿德恩也积极表露了率团访华意愿,如果***疫情情况允许,她将率领商务代表团访问中国,更希望实现两国外长互访。
虽然美国一直软硬兼施说服新西兰与中国保持距离,但阿德恩在西方阵营中堪称清流,新西兰努力地保持与中国与西方的平衡。毕竟和听美国的邻居澳大利亚对比,新西兰很满意自己的状态。
卖惨
不过与新西兰的合作大有不同,美国的“合作”始终带着一股子自我为中心的算计。
虽然美国方面不断强调,不会和中国脱钩,中美应加强合作交流,但美国一直在做的,是针对、围堵中国。
比如美国现在的经济情况,虽然暂时降低了通胀,但依然存在着经济衰退的可能,这与美国长期“美国优先”,造成了盟友失望、其他国家反感的恶性影响,但美国不以为然,反而屡屡打压中国,破坏全球产业链稳定。
如美国财长耶伦,她提到访华行程则称,如果能与中国官员会面,或将讨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债务减免”的话题。
霸权美国熟稔地打起了“人道主义”旗号。
一方面以诬蔑手段,拿“帮助发展中国家”说事,以莫须有的所谓“债务陷阱”攻击中国。表面上是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说话,却试图拿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合作、基础设施援建时搞事。反观美国,则长期操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不顺从自己掠夺的国家进行经济打压、政治干涉。所以美国作为舆论工具的“债务陷阱”,反而是美国自己正在做的。
另一方面,耶伦的表态也十分可笑,她呼吁中国,要“理解”美国:虽然美国干涉***、激化亚太局势、打压中企、围堵中国芯片但美国没有“恶意”。
耶伦认为,中美之间关系紧张,其根源是中方对美国有“误解”,中美应该重开定期沟通渠道,稳定中美关系。是什么让耶伦可以睁着眼说瞎话呢,因为在吸了欧盟的血之后,美国没能更好地解决经济危机,又不能与中国彻底撕破脸,所以才会一边围堵一边示好荒唐行事。
从新西兰、美国两国对于访华的想法,可见差距,不得不说国品如人品。
延伸阅读:
欧洲理事会***:现在还有人质疑我访华我觉得很奇怪
西班牙《先锋报》网站12月3日发表题为《欧洲理事会***夏尔·米歇尔:“欧盟不能成为中美角力的附带受害者”》的报道,记者是比阿特丽斯·纳瓦罗。全文摘编如下:
访问北京之后,欧洲理事会***夏尔·米歇尔与西班牙《先锋报》和其他欧洲媒体一起谈论了从能源危机到欧盟与美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等诸多当前重要问题。米歇尔说,此次访问中国是“必要的”,而且必须在这个时间点进行访问。
欧洲理事会***夏尔·米歇尔新华社/法新
西班牙《先锋报》问:您的中国之行给欧洲带来了什么?
米歇尔答:外交是一项长期工作。不久前,欧洲理事会也刚就中国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战略讨论,这次访问使我能够向中国转达欧盟的立场。
问:欧盟方面会否与美国联手对抗中国?
答:欧盟不能成为中美角力的附带受害者。中国现在变得更加自信,不再有丝毫的天真。但欧盟必须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和工业发展现状。如果让别人替我们决定如何与中国互动,我们就无法捍卫自己的利益。这次访问让我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其优先事项和敏感问题。现在我要和欧盟成员国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更有力地捍卫我们的利益。从布鲁塞尔可以发布很多推文和新闻稿,制作很多***,但在国际安全问题上,面对面的外交接触才能产生效果。
问:您对此次访问的批评者有什么想说的?
答:听到现在还有人质疑我去中国访问的重要性,我觉得很奇怪。欧盟是一个拥有4.45亿人口的大集团,拥有非常强大的单一市场。不管我们喜不喜欢,中国都是一个主要的经济伙伴和地缘政治关键参与方。退缩回自己的角落对我来说是很荒谬的。那些指指点点的声音对我影响不大,他们本可以让我知道他们的想法,但他们没有这样做,他们只是匿名发表一些言论。
问: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以及在能源转型方面对美国公司给予巨额补贴,这被认为是欧洲工业面临的“问题”。欧盟应如何回应美国的保护主义?
答:俄罗斯对乌克兰***取的特别军事行动巩固了欧洲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在最初几个月里,我们看到美国展现出了与欧盟、七国集团和北约盟友前所未有的协调。相比之下,在战争的影响方面,美国的情况与欧洲不太一样。美国是能源***的出口国,而欧洲不是。这是事实,我们不应羞于讲出来。现实情况是,欧洲——民众以及大小企业——为能源危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通货膨胀意味着贫困,经济衰退的风险也迫在眉睫。与此同时,美国、挪威等能源出口国正在赚取更多收入,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情况。我们认同《通胀削减法案》的目标,但我们希望欧盟与美国的经济政策能够合作与协调。朋友之间应该能够商量。
问:鉴于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是在如此密切的跨大西洋合作背景下通过的,您是否感到被背叛了?
答:我不想使用这个词,但我当然更希望美国能换一种做事方法。战争开始时,我们惊喜地发现美国与我们进行协调的重要性,我们感到非常有信心,例如在分享来自特工部门的信息时。但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太天真,美国的利益是它的首要诉求。欧盟的意愿很良好,我们相信自由市场和全球化,但也许我们忘记了要使其发挥作用必须有互惠互利作为前提。欧盟应该与其所有伙伴抱有同样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