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少女深夜在朋友圈发“图片暗语”警方调查六人判刑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嘉欣编辑|昭明
“啊!你们是谁?!救命!”
“别动,我们是警察!”
2019年10月,深夜11点,浙江温州市瑞安市一家酒吧附近,一队缉毒警察成功蹲点逮捕到一个试图进行毒品交易的女孩。
随后,通过女孩找到其余***人员的藏身地点,一并抓获,并顺藤摸瓜,在城区主干道上上演“生死时速”,顺利抓捕到给这一犯罪团伙提供货源的上家。
警方是如何事先得知女孩交易的时间、地点,还能提前埋伏在附近的呢?如何通过一个女孩就找到了剩余嫌犯的藏身窝点,还一下子找到了所谓的“上家”的呢?
这一切,还要从一则朋友圈简单的“图片暗语”讲起。
三人成“虎”
2019年10月21日,对浙江温州瑞安的许多人来说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一个夜晚。其实,一开始对小赵来说也是这样的。
但自从她听邹哥的话赶去酒吧做一场交易,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而她刚刚开始的能改变她生活的“事业”也夭折了。
下了出租车,小赵就直奔酒吧门口,然后开始来回转悠,等待前来交易的买家。她有些兴奋,因为这次买货的人手笔很大,一出手就买断了她手里所有的货。
晃荡了两三圈,小赵看见了一个男人盯着自己,她试探性地向这个人暗暗地比了一个“六”,男人对她点了点头。
小赵了然一笑,径直走向男人,把怀里已经捂热的小包扔向他,然后转身就走。
“行动!”
“啊!你们是谁?!救命!”
隐约间,小赵听到一声短促有力的口令,然后自己就被一股大力钳制住了手脚,身上的物品被搜刮了下来,还被拖行到一辆车上。
“警察办案,我们已经掌握了你***的证据,请你配合我们的调查。”看到刚才的男人一脸冷酷地拿着刚才的小包和证件对着自己展示,小赵明白过来这次交易原来是一场圈套,她什么都完了。
“老实交代吧,姓邹的在哪?”
“我不知道,他就让我来办事,没告诉我在哪。”小赵面对执法记录仪,畏缩地低下了头。
见此,车上的警察沉思了一会,又重新拿来小赵的手机递给她,说道:“来,告诉他这次交易成功了,问他在哪。”
“如果你能积极配合我们,之后还有可能减轻对你的惩罚力度。”
被警察当场抓住***,小赵已经吓得六神无主,只得别人说什么她就做什么。
“邹哥,我把烟给那个人了,你在哪呢?”小赵忍着颤音,努力让自己地声音平缓些。
微信上,这个姓邹的人听说交易成功,很高兴,爽快地告诉了小赵他的所在地。
一部分警察很快就行动起来,驱车赶往“邹哥”提供的地址。
另一部分,则同时通过朋友圈也定位到他们的另外一位同伙——小余的位置,赶去抓捕嫌疑人。
他们很快就会在瑞安市公安局里相遇。
相信各位看官已经可以猜到,邹哥、小赵、小余三人就是一伙在酒吧等公共***场所偷偷贩卖毒品的犯罪团伙。
所谓“三人成虎”,他们开始贩卖毒品不过短短五天,成交量就已经非常可观,获得的利润也是普通人正常工作相当一段时间了。
刚刚开始五天,他们这个小小的***团伙在瑞安市各处***场所里还是新人,可所贩卖的毒品已经流行了一段时间了。而这种毒品,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又觉得在情理之中地方式出现,在诸位眼里,可能是第一次见。
为什么警方盯上了这个小小的***团伙,并且刚好就能逮到小赵***呢?这还要从本次行动开始的几天前说起。
奇怪的图案,奇怪的女孩
在逮捕三人团伙行动开始的几天前,同样是深夜,瑞安市警方正在处理一起酒后斗殴案件。因为斗殴双方都是轻伤,所以这个案子本该像其他案件一样被掩盖在众多不起眼的治安案中。
但在做笔录的时候,警方在当事人的手机中看见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朋友圈,引起了缉毒警察们的注意。
这是条图文朋友圈,本该写文字的地方用三个图案代替了,分别是气球、药丸和绿叶,下面配图:闪电发货。
“这条朋友圈是什么意思?”正在做笔录的警察看似不经意地问向当事人。
“应该是微商广告吧,不知道什么意思,就是经常在这个时候发,发完了没一会就删了。”
对,这是广告,但不是普通的广告。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警察判断这极有可能是一则隐晦的***广告,它通过图案来传递只有特定的人群才能看懂的“暗语”。
“在我们以往办的案子中,有很多人都是用这种特定的图案来代表买卖的物品,比如毒品。”
气球应该代指“笑气”,药丸指“***”,绿叶是***,它们都是一些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能给人带来短暂***,但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有很大危害性的物质。
这个酒后斗殴的当事人之一,刚做完一次笔录,又被另一位警察请去问话了。
“你认识这个朋友圈的主人吗?她是做什么的?”警察指着手机上的美女头像,同时翻看着这个人朋友圈里的其他信息。
“我们不熟,她长得好看,我们在酒吧里见过一面就加上了,我不知道她叫什么,也不知道是干什么工作的。”
“你刚才说她经常发广告?都是这样的吗?”
“对,天天半夜发这种广告,也不知道啥意思,要不是长得好看我早把她删了。”
审问得来的有效信息不多,警方对这条朋友圈的主人展开了调查,最后发现,这个人的疑点很多。
余某是一名待业女青年,温州本地人,父母离异,父亲在外地务工,长期不在家。她长得很漂亮,喜欢打扮,朋友圈里有很多***照。
在对她的行为轨迹调查时,警方发现,虽然她的家就在温州,离得很近,却始终和几个朋友住在宾馆里。她一直混迹于酒吧,每天昼伏夜出,没有金钱收入,却满身名牌,花钱如流水。
为什么有家不回?她的住宿费和日常花销都是从哪来的?这么明显的异常之处,加上她总是在深夜发出图案广告,紧接着就删除,让警方不得不怀疑余某正从事***工作。
据此,警方一路侦查到余某住宿的宾馆,每天蹲点观察她,希望能发现一些线索。
浸毒的“香烟”
负责跟踪余某的侦查员第二天就发现了重要情报。
一天上午,余某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宾馆里睡觉,而是领了一个身穿黑色T恤的男人回来。她让男人等在楼下,自己上了楼,没一会又领下来一个白衣男子下楼。三人经过短暂的交谈,黑衣男人跟着白衣男子离开了宾馆。
根据侦查员的观察,黑衣男子对余某和白衣男子并不熟悉,很有可能是来买毒品的客人。侦查员当机立断选择跟上两个男人。
他们发现两人来到了附近的另一家宾馆。黑衣男子还是被留在楼下,白衣男子上楼后似乎拿了一个袋子,交给了黑衣男子,随后两人就分开了。
发现二人分开,侦查员兵分两路,一队继续盯梢白衣男子,另一队拦截黑衣男子,将他带回警局。
“老实交代,刚才那个人给了你什么?”
“只是两根烟,警官。”
在审讯室里,男人很紧张,声音都小得像蚊子哼哼。
打开男人上交的一个密封塑料袋,警察一看,果然是两根普通香烟,只是这两根烟的一端被打上了结,有些奇怪。
再将其中一根拆开,警察发现这香烟没有滤嘴,靠近打结一端的烟丝竟然是绿色的。
要知道,普通香烟的烟丝都是黄褐色的,这明显是有人把普通香烟给改造了。而绿色,很有可能是***一类的毒品被掺杂了进去。
警方将这两根香烟送去了当地的实验室检测成分。
“你知道这烟里有什么吗?毒品!”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警方开始审讯黑衣男。
“警官,我猜着里面应该有***之类的东西,但卖给我的人说里面没有毒品成分,只是吸了有些***!”
“哦?那你说说看怎么知道的这个东西?谁卖给你的?”
据男子交代,他在经常去的一家酒吧里认识了一个姓余的女孩,这个女孩正是余某。余某告诉他在卖一种很“带劲”的东西,叫“叶子”,很多人都买过。
他以为就是***,但余某又告诉他“叶子”和平常的***不一样,容易戒还更过瘾,就以500元一根的价格买了两根。谁知道还没见识到,就被逮住了。
说着,检测报告出来了。令警方惊讶的是,这绿色的烟丝真的不是***,而是含有比***还要厉害的毒品——***和***等。
根据检测报告和缴获的两根香烟,警方推测是有人把烟丝浸泡在含有***、***等毒品成分的溶液里,然后掺在普通烟丝里做成香烟卖出去。所以有些烟丝的颜色是绿色的。
这种贩卖毒品的新方式,警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浸毒”的香烟很容易在年轻人中传播,一旦泛滥,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追溯这种烟丝的来源,从根源上断绝其流传的可能,警方伪装成买烟的客人加上了余某的微信。
一场引蛇出洞的大戏就要开幕了。
插翅难逃
余某很谨慎,伪装的侦查员与她周旋了很久才取得她的信任,将话题真正转向“买烟”。
“我要买十根烟。”为了演的更逼真,侦查员***称要过生日,要请客让朋友“嗨”,一上来就下了一笔“大单”。
对方沉默了一会,竟然给侦查员发来另一个人的微信。
“少量的找我,大量的找他。叫他邹哥”余某说完,就不再回复消息了。
警方很意外,还是加上了邹哥,表示要买下十根烟,希望他能给便宜一些。邹哥也很爽快,表示手里只剩下六根的余货了,原价是500元一根,如果愿意全买下,就给打八折。就是说买六根需要两千四百块钱。侦查员当然愿意都买下。
于是双方商定在10月21日晚上交易,具体时间和地点由邹哥决定。谁知,当晚这个邹哥竟然发消息说有事来不了,需要换另一个人去交易。警方担心打草惊蛇,只得再度答应了。
随后,邹哥表示他们将在晚上11点,一家酒吧门***易。
于是就有了上文警方深夜抓捕三人***团伙的过程。
在成功抓捕三人后,警方同样检测了那六根香烟的成分,发现虽然内容物一样,但是个毒品成分的比例并不同。这说明嫌疑人制作“叶子”的工艺并不成熟,也许制作的规模不大,传播范围还没有这么广泛,一切还有挽救的可能!
警方的精神振奋起来,加大了对三人的审问力度。
最后得知,这三人***刚刚开始五天,一开始是赵某在工作的酒吧得知这种伪装成香烟的毒品,发现了商机,就联合邹某一起进货卖货,从中赚取差价,后来发现余某一直在卖“笑气”,交际广泛,客人很多,就拉她入了伙。
其中赵某负责拿货,余某负责招揽顾客,邹某负责卖货,每次没货了,都是赵某联系商家送货过来。
为了能成功抓捕这个供货商,进一步追溯源头,警方让赵某谎称进货,然后在进货地点布置好直接逮捕和迂回跟踪两个方案,诱使商家进入圈套,引蛇出洞。
同样是深夜,伪装成替赵某拿货的人的侦查员远远地看见了赵某供述的供货商开的那辆白色轿车,他给暗处的同伴打了个手势,提醒他们准备行动。
但出人意料的是,白色轿车并没有停下。当轿车经过侦查员时,车窗里伸出来一只手,把他手里拿的钱袋拽走了,同时扔给他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的正是含有毒品的香烟!
“追!”一声令下,几辆关掉警灯和警笛的警车跟上了嫌疑车辆。
这辆白色轿车起初开的飞快,在市区路上左拐右拐,让跟车的警察既担心交通安全,又怕跟丢。一路飞驰了三十多公里,看到车子开始降速,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也许是觉得没有了危险,白车一路驶向一家饭店,在路边停了车,车上下来三个男人。在三人进入饭店坐下点餐的时候,警方趁机逮捕了他们。
“就是很后悔,如果再来一次我绝对不会碰。”因为警方在车上搜查到了一包有毒的绿色烟丝,杨某,也就是供货商只得承认其贩卖毒品的罪行,并在审讯过程中表示了自己的悔意。
据交代,杨某本是温州一家纹身店的老板,因为欠了债,走投无路之下才开始***。他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看到有人在吸全是绿色烟丝的香烟,吸过的人全身无力,只知道傻笑。
“就跟疯了一样。”
他就想到,将这种绿色的烟丝和普通烟丝掺在一起,再以原价卖出,就能以很低的成本获得高回报。于是,他从别人那里进货,既给别人供货,也卖香烟给其他人。
之所以叫把这种烟“叶子”,则是因为他知道如果告诉买家里面有***、***,一般都会很警惕,如果说是“叶子”,别人就会想到是***,再说他卖的“叶子”比普通***更***,但没有成瘾性,就会有很多人来买了。
至此,以上六名嫌疑人均涉嫌贩卖毒品罪,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而对杨某的供货商家以及这种有毒烟丝的来源,警方还在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