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通源短融债券A基金经理变动增聘时慕蓉为基金经理
2023年6月6日,融通通源短融债券(000394)发布公告,增聘时慕蓉为基金经理,任职日期自2023年6月6日起,赵小强不再担任该基金基金经理,离任日期为2023年6月6日,变更后融通通源短融债券(000394)的基金经理为时慕蓉。截止2023年6月5日,融通通源短融债券净值为1.3839,较上一日上涨0.02%,近一年上涨2.24%。
时慕蓉女士:中国,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金融学硕士。2014年1月加入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担任股票交易员、债券交易员、投资经理等职务。2022年1月4日起担任融通易支付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融通现金宝货币市场基金、融通汇财宝货币市场基金的基金经理。
其管理过的公募基金如下: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债基是什么
债基就是指债券型基金,是指将基金资产投资于国债、中长期债券、企业债、金融债的基金。简单来说就是:基金是一个***资产管理***,基金经理会将所有投资者购买债券基金的钱,去投资债券市场,当投资的债券有收益,购买基金的投资者就跟随赚钱。
拓展资料:
1.债券是***、企业、银行等债务人为筹集资金,按照法定程序发行并向债权人承诺于指定日期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由于债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确定的,所以债券是固定利息证券(定息证券)的一种。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债券可以上市流通。***债券是***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主要包括国债、地方***债券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债。国债因其信誉好、利率优、风险小而又被称为“金边债券”。除了***部门直接发行的债券外,有些国家把***担保的债券也划归为***债券体系,称为***保证债券。这种债券由一些与***有直接关系的公司或金融机构发行,并由***提供担保。中国历史上发行的国债主要品种有国库券和国家债券,其中国库券自1981年后基本上每年都发行。主要对企业、个人等;国家债券曾经发行包括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债券、保值债券、基本建设债券,这些债券大多对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基金等定向发行,部分也对个人投资者发行。向个人发行的国库券利率基本上根据银行利率制定,一般比银行同期存款利率高1~2个百分点。在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国库券也***用保值办法。
2.信用债券是不以任何公司财产作为担保,完全凭信用发行的债券。***债券属于此类债券。这种债券由于其发行人的绝对信用而具有坚实的可靠性。除此之外,一些公司也可发行这种债券,即信用公司债。与抵押债券相比,信用债券的持有人承担的风险较大,因而往往要求较高的利率。为了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发行这种债券的公司往往受到种种限制、只有那些信誉卓著的大公司才有资格发行。除此以外在债券契约中都要加入保护性条款,如不能将资产抵押其他债权人、不能兼并其他企业、未经债权人同意不能出售资产、不能发行其他长期债券等。
基金投资的陷阱有哪些
陷阱1:“明星经理”挂帅成噱头
基金发行时的拟任基金经理,大多都是由明星基金经理挂帅,但此后的业绩却让人失望,这是咋回事呢? 2月25日,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基金上柜发行,该基金最大的卖点是,将由2012年度偏股型基金业绩冠军领衔操盘。在此之前,沪上一家公司也刚刚推出的偏股型指数基金,由2012年度偏股型基金业绩大黑马担任基金经理。
陷阱2:历史业绩成“金字招牌”
历史业绩真的代表一切吗?就在今年发行新基金的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网站上,该公司对今年的投资情况避而不谈,一味地称旗下部分股票型基金2012年业绩表现不俗,取得了多个业绩第一。同样,一家上海公司也有类似手法,炫耀着去年全年的业绩排名。
陷阱3:“承诺收益”多是忽悠
前不久,有投资者收到短信称:“某债券基金5.5%为稳定年化收益率,以基金管理费收入作保障。”我国现行《基金法》明确规定,基金管理人不得“向基金份额持有人违规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这意味着,无论是产品说明书还是销售宣传材料,甚至与投资人口头沟通,都不能承诺收益率。
对此,相关基金公司紧急辟谣,公司要求销售人员按照法规和公司统一审定的基金宣传口径进行基金销售,不得有承诺收益率的言行,也不存在具体的约定收益率。相关报道中的内容可能是个别代销渠道的个别区域、分支机构的销售人员错误理解和认识所发的短信内容。
陷阱4:短债基金年化收益率超10%
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5日,按照七日年化收益率 (以下简称“收益率”)计算,74只短债基金“收益率”大幅上涨,目前最新平均“收益率”达到3.96%。就在上述统计中,有21只短债基金最新收益率超过4%,最高甚至超过10%。其中,大成月添利理财B以12.41%的收益率,在上述所有基金中名列第一位,而其“孪生兄弟”大成月添利理财A,同期收益率也达到12.12%。紧随其后的是南方理财60天B、南方理财60天A、南方理财14天B、民生加银家盈7天B、南方理财14天A,这五只基金的同期收益率分别为7.45%、7.15%、5.45%、5.26%、5.16%,同期收益率均在5%以上。
陷阱5:货币基金***不赔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货币基金根本没风险,怎么会出现亏钱呢?日前,有投资者发现,用股票账户上的闲置资金通过券商在二级市场上买入某只交易型货币基金19万元,持有了三天,居然账面上还亏损了130元,觉得实在纳闷。
公开资料显示,该基金是首只上市交易型货币基金,投资者既可以通过场内申购、赎回基金份额,又可如同股票一样在二级市场上买入、卖出基金份额。而货币基金并不投资股票,全部都是用来投资现金、通知存款、短期融资融券等,相当于高流动性的现金管理工具,几乎没有亏损的可能。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上述亏损?
陷阱6:短债基金好于货币基金
一段沉寂之后,短债基金风声再起。日前,融通基金发布公告,旗下融通7天理财基金正式发行,而交银60天理财也面世发售。就在去年,短债基金的风头几乎无人能敌。其中,工银7天理财债基的首发规模接近400亿元,汇添富理财30天债券A则以215.37亿元的首发规模,排名紧随其后。
陷阱7:基金分红越多越好
以“持续分红”著称的沪上一家基金再次发布分红公告,旗下混合基金继去年分红三次之后,这只2011年底成立一年多来的偏股基金已迎来第4次分红,分红速度刷新近年来成立的同类产品。年前另一只基金成立5个月即首次分红。
诚然,“有红可分”证明了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有红愿分”则体现了持有人利益优先及对基金契约的尊重。但是,基金真的分红越多越好吗?其实,这种情况只有在中国市场比较多见,很多投资者愿意落袋为安,这与国内市场波动大也有关系。其实,基金业绩好坏与分红没有直接关系,就以A股基金来看,华夏大盘、华夏复兴、基金兴华等坚持封闭式操作的基金,长期业绩表现优异。
陷阱8:买净值低的基金划算
买股票看估值,买基金看啥呢?基金净值越便宜越好?实际上,恐高心理是典型的基金投资错误理念之一,这在当前市场中普遍存在。基金的单位净值代表的是基金所持有的一篮子股票的单位价值。不过,基金净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反映出,该基金投资收益能力的强弱。
陷阱9:分级基金看上去很美
分级基金不错,尤其是A类没有风险,还能每年拿到很高的约定收益。事实上,分级基金真的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就在去年,由于股市连续下挫,有的分级基金就触发了“份额折算”条款。
当时,根据合同约定,北京一家基金于8月31日办理不定期份额折算业务。这样的结果就是,你账户中可能多出部分高风险基金份额,而市场如果还在下挫,那你的损失就会很大。
陷阱10:QDII基金都需要配置
“为了分散单一市场风险,你肯定需要配置QDII基金。”对于销售人员的这句话,很多投资者几乎耳熟能详。但是,你真的需要配置QDII基金吗?QDII基金,简单来说,就是去投资海外市场的基金。相比把钱只投放在A股一个市场里而论,QDII基金的分散定位就很有吸引力。
对此,投资者需要考虑两点:首先,QDII大多也是偏股基金,投资风险并不低,尤其很多是投资贵金属、房地产、油气的主题基金,其单边上涨下跌的特点更明确,业绩波动性更大;其次,是很多投资者要量力而行,并不是所有人都要配置QDII才能分散风险,其实偏股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的搭配,已经有效分散了你的风险。
成立不足5个月 融通超短债或成短债基金清盘首例
日前融通基金发布了关于融通超短债基金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作为曾经爆红的短债类产品之一,融通超短债已连续55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如果连续6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该基金就将直接启动清盘程序,成为第一只清盘的短债类基金。最终是否真的启动清盘程序,将在下周见分晓。值得一提的是,这距离该基金成立还不足5个月。
成立两个月沦为迷你基金
根据公告,融通超短债债券的基金合同约定,当基金合同生效后,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基金将自动终止,并根据基金合同的约定进行基金财产清算,且不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而截至2019年8月5日日终,该基金已连续55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可能触发《基金合同》中约定的终止基金合同情形。
如果真的触发清盘条件,那么下周一即本月12日之后的一两个工作日就将见分晓。而这距离该基金成立还不到5个月。
资料显示,融通超短债成立于今年3月19日,发行总规模为2.584亿元,截止今年二季度末,该基金的资产规模就只剩下2951万元,即成立仅一个季度,该基金就沦为迷你基金。从发行相关信息来看,该基金自2月28日起发行,至3月13日截止募集,认购有效总户数为786户,据此猜测可能有部分为机构资金。据基金二季报,该基金自5月20日开始,就已经存在连续二十个工作日以上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五千万的情形。显然,其资产规模的快速缩水,大概率是由于机构资金的撤出,而机构的撤出,在该基金成立恰好两个月之后。
从业绩表现来看,自成立以来截止5月20日,融通超短债A累计回报0.49%,同期以“短债”“中短”等字眼命名的短债类基金平均回报0.48%,至今年8月5日,融通超短债A累计回报1.23%,同期短债类基金平均回报1.25%,仅业绩表现看,融通超短债并不算差。
短债基金吸引力有所降低
国内短债基金最早出现是在2006年,直到2012年才有第二只短债基金出现。随后陆续有短债基金成立,出现较大规模的发行是2018年和2019年。尤其是在2018年A股市场大幅调整、债券市场不断出现信用风险、以及货币基金监管趋严背景下,安全性高、收益率较货币基金有优势的短债基金一时爆红。
据统计,截止今年6月末共有80余只短债类基金,资产规模超过1233亿元,平安短债、嘉实超短债等资产规模超过百亿。
与此同时,目前为止清盘的基金中,尚未有短债类基金出现,因此,如果融通超短债真的走上清盘的道路,那么该基金也将成为短债基金清盘首例。
除融通超短债以外,融通基金旗下还有另一只短债基金——融通通源短融。该基金成立于2014年10月末,截止今年二季度末的资产规模为15.17亿元。或许成立时间是影响融通超债短债基金资产规模变化的重要因素。
据统计,成立于2019年的短债基金到今年二季度末的资产规模平均值为4.7亿元;而成立于2018年的短债基金到今年二季度末的平均规模达到21亿元,而成立于2018年之前的短债基金到今年二季度末的平均规模为31.62亿元,差距明显,这也体现了成立早的基金往往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加上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涨势较为明显,权益类资产的吸引力有所提升,短债基金作为固定资产的相对吸引力也会有所降低。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