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苹果不叫“苹果”古人取了个唯美的名字日本至今还在用
有这么一句有名的古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讲的是在当时的年代,只有皇室贵族才有资格和能力吃上新鲜的水果,也侧面证明了新鲜水果的得来不易。古时候强调水果得来不易的诗词还有很多,比如“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为什么得来不易,当然是因为水果对于生长地带的气候,水源,土质都有要求。虽然如此,也总有人是吃过或者知道这些水果的。但或许有人发现我们没有在任何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中见过“苹果”两个字,当然不是因为古代没有苹果,而是当时的苹果还不叫苹果,有一个非常唯美好听的名字,这个名字日本人现在都还在使用,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苹果起源于哪里?
苹果到底起源于哪里呢?目前有两种说法比较能得到多数人的认可,一个就是起源于中国新疆,还有一个就是由当初美国的传教士到世界各地传教的时候带出来的,所以苹果的起源地应该在美国,这两种说法分别有什么佐证吗?
首先,苹果起源于美国的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现代人吃的苹果种属溯源的话,基本上都是外国苹果,包括我们熟知的吃得最多的国光品种,红富士品种等等,全部不是本土苹果,这些苹果如果追溯起来到中国的时间甚至还很短,也不过就是19世纪才传进来的。
那如果这么说的话,中国的古代就没有苹果了吗?也不是的,据记载,我们国家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一种苹果属的果子了,只是一开始先人们不知道这个东西可以食用,因为果子好看,闻起来香甜,只把它用来当作好看的观赏植物,后来慢慢的尝试用作天然的香薰材料,并取名为“柰”。
但很多人并不认同柰就是苹果,说它指的其实就是现在我们说的李子,所以苹果在中国古代是否存在一直争议不断,直到2017年,通过基因测序,这个争议终于由山东农业大学的陈雪森教授解决了,据他的实验结果表明,世界上所有苹果最初的起源正是我国新疆的野苹果。
而新疆野苹果经过几百万年的地势演化,一部分逐渐长到了欧洲大陆去了,这便是我们现在吃的大部分苹果,也就是所谓的“外来苹果”的由来,而另一部分还成长在我们国家,变成了早期的“花红”,也就是中国苹果的由来。
所谓的林檎果
中国苹果一开始是没人会吃的,这种植物和果实对于他们的用处也不过就是好看和可以用来做香薰而已,但渐渐的,人们发现很多鸟兽会在这种被他们当成笑料的果子成熟后来叼吃,这东西颜色艳丽好看,闻起来又清爽香甜,鸟兽吃了也没事,渐渐的,人类也开始尝试着吃它,且随着时代往前推进,人们将这种果子改了很多名字——频婆果、文林果,直到后来叫做“林檎”果。
林檎,听起来就是很美好的两个字,是林中有花红的意思,古代人真的很有诗意,取名字也要将事物最美丽的一面用文字表达出来,很难不认为最初绵软沙涩的苹果是因为它有个美丽的名字才逐渐被人们改良再接受的。
当然,林檎和现在我们经常吃到的苹果口感和味道都还是有区别的,我们现在常见的苹果多为脆甜型,但林檎的口感则偏软绵。且最早的苹果属果实都不会太多汁清甜,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并没有被广泛种植起来。
直到汉朝时期,林檎果开始有了被嫁接改良的机会,渐渐的口感变好,才真正的成为了一种水果流传下来,***盛世的时候,万邦来朝,当时被叫做东瀛的日本国也有很多人来了中国,林檎便有了离开中国到了日本的机会。
日本的林檎
众所周知,日本的大部分文化都是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才逐渐形成的,尤其是中国的唐朝文化,几乎被日本照搬了过去,在奈良时代,唐朝的科举教育制度就被日本完全***了,不管是设立各种级数的学府,还是对学士们的分级制度,几乎和唐朝时期一模一样。
不光照搬教育制度,连各类学校教授的学科科目也都被日本学了过去,为了能将唐文华学得更为透彻,当时的日本***还专门派了本国最优秀的人才来中国求学,随后,中国的汉字便成为了日本国最早的文字,后来为了书写方便,才逐渐改成片***名。
除了文化制度全部都是从中国学来的外,日本还带走了中国许多植物的***,林檎就是其中一种,或许是日本人一直以来对盛唐文化的执着,中国文化已经逐渐发展到今天了,但日本的很多文化习惯都还保持在当时的状态,比如林檎——林檎到了日本后,他们就一直沿用了这个美丽的名字。
直到现在,日本还有人在使用这个美丽的词语,甚至用来取名字,也有人专门用林檎来形容面容姣好,温柔婉约的女性,总的来说,林檎在我们国家,只是古时候对一种苹果属植物的称呼,但日本,让这个名字的效用达到了最大化。
结语
苹果在当今社会已经是一种四季常在,无处不有的最常见水果了,它的营养价值被很多人推崇备至,就连医生也是推荐人们每天要吃一颗苹果来保持身体健康,且因为它的名字好听,逐渐变成了圣诞节前夜大家互相送祝福的必备品,取“平安顺遂”之意,也是为了应景“平安夜”的叫法。
但这些都和“林檎”没多大关系了,林檎被当时的人喜爱,只是因为它看起来好看,闻起来香甜呀,因此名字才会被取得这么好听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苹果在古代叫什么?古人取了个非常唯美的名字,被日本沿用至今,你知道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衣食住行上可供选择的丰富多彩,所以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可以吃到各种美食,甚至是对于古代人而的言“珍馐美味”,对于我们而言却只是稀松平常的食物。在现在视为平常之物的苹果,在古代却只有***贵族才能享用,这是因为在那时苹果不易见,而且当时品种很难种植,所以价格昂贵。
而现在苹果***都可以吃起,因为“苹果”谐音“平果”,所以又叫平安果,有着非常美好的寓意。其实我国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苹果”,夏禹所吃的“紫柰”就是苹果的原始名称,但因为品质差,所以渐渐被西洋果所代替。
我们今天所吃的苹果,一开始是从元朝才传入中国,后来山东等地一直有种植,虽然味道甜美,但皮薄而娇,不容易运输。公元1871年同治年间,美国人在山东烟台等地引进了西洋苹果,并在那里设立农业试验基地,专门研究苹果的品种。
现代汉语所说的“苹果”一词,源于印度佛经上所说的一种红而甜的果子,因为印度佛经都是用梵语写成的,所以“苹果”一词也从梵语中得来,最早为“频婆”,慢慢演变成“苹果“。此果子在我国历史也十分悠久,上文提过最早源于夏禹时代。
后到了公元前141年汉武帝时期,“林檎“和”沙果“因为长得像苹果,也被人们以为是苹果。西汉的宫廷上苑中也曾种植过“柰”,“林檎”,但并不是食用的,而是将成熟的果子放在床头做成香薰,或放在衣服里面制成香囊。
宋人李调元曾写过一首咏苹果诗,有一句是”错认如花枝上艳,不知荚子缀猩红“。说明那时苹果并不常见,人们也不会将它当成一种水果来食用,而是一种具有观赏且颜色奇艳的果子。
虽然我国苹果已经不再沿用旧称,但日本的苹果有两种读音,其中一种和“林檎“两个字发音很像。早在我国唐朝时期,日本就曾派遣唐史来中国学习中国文化,所以今天去看日本有许多建筑和我国唐朝十分相似,而且他们的”日语“里面也有很多”汉语“的元素。
日本所引进的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礼仪,语言,建筑,服饰,还有一些良禽佳木,其中或许就有被当作观赏装饰的“林檎“,因此他们的语言里面也保持着”林檎“这个称呼,是源于中华文化中对于苹果原始称呼。
至今台湾省土语还将苹果称为“lin-goo“,也是源自于我国西汉时期所种植的那种类似”苹果“的果子。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苹果成为了我们生活里面必不可少的一种水果,它富含维生素,而且还具有减肥功效,受到广大女性青睐。
古代的苹果不叫“苹果”,而是一个很优雅的名字,被日本保留至今呢?
正如同足球,被称之为?世界第一运动?一样,各行各界,似乎都要争出一个高低来,而在水果界,?第一水果?的名号,自然要属于苹果莫属,截止到如今,苹果因为它的营养丰富,价格低廉,便于生长,受到了广泛大众的喜爱,目前全球有超过80个国家种植苹果,全球每年苹果产量更是有6000亿吨,用于直接食用和做成酱料酒水等各种用途,位于水果的榜首。
事实上,苹果的历史,同样十分悠久,根据学者考证,大约在恐龙灭绝的时代,苹果树就已经能够长出这种粉红的果实,吸引鸟兽的吞食来为它播种,从此远传四方。
可能也有读者感到好奇,中国古代的苹果叫什么呢?其实是一个很优雅的名字,被日本保留至今。
如今我们常见的,这种又香又脆的苹果,诞生于欧洲中部,但是国内并没有大量普及,一直到19世纪70年代,美国的传教士尼维斯将现代苹果的植株带到了山东烟台,苹果才广泛的种植,这也让烟台成为了中国苹果起源和故乡,在大力推广种植以后,走向了世界。然而中国过去,同样也是有苹果的,在秦汉时期也有记载,只不过这种果肉绵软易烂,虽然色泽鲜亮,但是对于吃惯清脆的现代栽培苹果的食客而言,口感并不受欢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绵苹果?,因此它们大多数作为观光用途。
西汉年间,这种绵苹果被称之为?柰?,意思是李子的一个变种,司马相如曾经有一篇《上林赋》描写了汉朝***园林上林苑的优美壮丽景象,其中就有?楟柰厚朴?这一句话,很显然,绵苹果在这里同样也是用于实现观赏价值。
不过更多的绵苹果,来自于温度更高的西域,包括印度等地,唐朝期间,绵苹果因为广泛从印度出口,又被称之为频婆果,?频婆果?是梵语bimba的音译,而这,也正是如今汉字苹果的由来。
古代苹果不叫“苹果”,而是有一个很唯美的名字,它叫什么呢?
"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蒲陶,隐夫棣,答沓离支,罗乎后宫,列乎北园。"??司马相如《上林赋》
论起诗意唯美,我国是绝对有底气的,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摆在那。但近现代为了开民智,推广基础教育,很多很唯美的古代称谓都被慢慢取代了。
比如说有一种清热解毒可做豆羹的植物,古代称之为"繁缕",多么诗情画意的名字啊,现在的俗称却成了"鹅肠草";再比如大家都熟悉的茄子,古代称之为"落苏",这当作闺房少女的名称都很合适好吗!
那些地名更不用说了,"岂知汝南市,自有壶中天"的汝南成了驻马店,象征着高洁无暇的琅琊变成了临沂??而我们常吃的苹果在古代也有其他非常好听的名字,唯美得不得了,接下来就让我一起看看古代苹果到底叫什么吧。
我们现在用的苹果是简体字,是根据简化而来的,频果的称谓则来自于频婆果。频婆果其实是从西域传来的说法,且象征非常美好,经常用来形容佛祖,《翻译名义集?五果篇第三十二》有云:"频婆,此云相思果,色且润。"《佛本行集经》卷一九:"呜呼我主,口唇红赤,如频婆果。"
在古代频婆果非常珍贵,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大家都知道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回来后唐玄宗设宴招待他们,期间就上了频婆果。
但刚才也说了,频婆果是佛教中的叫法,我们本土的称呼是什么呢?书圣王羲之有云:"林檎花红、花红果、沙果、频婆果、文林郎果、来禽。"林檎,这是个多么美好的名字,《宋书?谢灵运传》曰:"琵琶林檎,带谷映渚。"
甚至有人专门给林檎写了首词,词的名字就叫《席上赋林檎花》:
"群花渐老,向晓来微雨,芳心初拆。拂掠娇红香旖旎,浑欲不胜春色。淡月梨花,新晴繁杏,装点成标格。风光都在,半开深院人寂。刚要买断东风,袅栾枝低映,舞茵歌席。记得当时曾共赏,玉人纤手轻摘。醉里妖饶,醒时风韵,比并堪端的。谁知憔悴,对花空恁思忆。"
苹果还有个名字叫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云:"与林檎,一类二种也。树、实皆似林檎而大,西土最多,可栽可压。有白、赤、青三色。"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苹果都说的是我们的本土苹果,绵苹果。有人估计要问了,苹果还分本土不本土?是的呢,现在更受大家喜爱的脆苹果其实是外来物种,我们自己的苹果其实是口感绵软的绵苹果。
我们都知道日本受我国古代影响非常大,甚至非常可惜的说,日本对于我国古代的继承在某些方面做得比我们国内都要好,比如说如今保存最完好的唐式木质结构建筑群就在日本。
举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苹果公司"大家都知道吧,但是在日本的称呼却是"林檎公司"。因此当我们已经习惯称所有苹果都为苹果的时候,日本还保留了林檎的称呼,我们国家的文化别国保存的却更好,看到这也不知道是可惜多一点还是惆怅多一点。
水果中的苹果,在古时候的名字多么的有韵味呢?
物质是不变的,而在变化的是我们。——梭罗《梭罗文集》
传统文化是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历经了各个时期的更迭后被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虽然现今社会到处都充斥着先进的智能化文明。
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年轻人依靠自己的力量扛起了"复古"浪潮的旗帜,对于"古文化"的深入探究和弘扬,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迹。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中国拥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伴随着时代的变换,有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被人们很好的保存了下来,追溯到中国的古代时期,对于人们如今随处可见的"苹果",还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发展历史。
苹果被称为"长寿果",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了许多营养元素。而如今司空见惯的苹果在古代却是一种漂洋过海流传到中国的外来水果。
古代时期,中国境内是没有苹果这种水果的,当时的百姓对此也是毫无所闻,距离中国最近的苹果产地是当时的高加索南部及波斯一带,之后中外文化交流,这种奇特的水果才从西北传到了中国,而那时的苹果并不叫做"苹果"。
苹果在传入中国的时候,被称之为"柰"。据史料记载,"柰"很可能是来自梵语的音译,这个字在外形上看来接近无奈的"奈",发音也很相似。
在中国的《千字文》中就有关于"柰"的相关描述:"果珍李柰,菜重芥姜",大概意思是讲水果中最美味的是李子和柰子,而蔬菜里最美味的是芥菜和姜,放在现代时期这两句话可能会得到大部分人的否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美味的需求也日益严苛,如今各种珍馐美味的层出不穷,让人们对美味的定义和古代人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林檎"的由来"柰"最初进入中国时较为稀有,正应了那句"物以稀为贵",当时的"柰"价格非常昂贵,并非一般百姓人家能够吃得起。
随着时代发展到了汉晋时期,"柰"已经变得极为普遍,价格也随之降下来,变成了寻常百姓家吃得起的水果。
晋人郭义恭撰写的《广志》中就有相关记载:"西方例多柰,家家收切曝干为脯,数十百斛为蓄积,谓之频婆粮",人们对于"柰"的喜爱,还令当时大量囤积的百姓无意中发明了"柰"的果干吃法。
朝代的演变,让人们的文化积累出现了新的高度,有人特意为"柰"取了一个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名称,叫做"林檎"。
对于事物的命名,自古以来人们都是依据其特性来进行妥帖的描述,而"林檎"这个名称也有它的深意,当时的百姓发现"柰"这种水果除了人类喜欢吃外,种植在树林中时,它的果香气味还会吸引来无数的飞禽盘旋,因此取名为"林檎"。
"林檎"这两个字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人们对飞禽环绕果树时的一种意境描述,一个小小的水果名称就能够展现出古代人用词的雅致之处。
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中"果部"就详细描述了"林檎"的各种特性:"林檎别名来禽、文林郎果,气味酸、甘、温、无毒,主治水痢不止、小儿下痢、小儿闪避",那时候人们对于"林檎"的药性就有了一些最初的了解,气味甘甜又能治病的"林檎"成为了当时社会广为流传的一种美味水果。
"林檎"向"苹果"的演变其实现今人们所熟知的苹果并非古代时期最初传入中国的"柰"或者"林檎",它跟现在中国盛行的苹果并非是同一品种。
"柰"和"林檎"描述的是同一品种,它在植物学中称为"中国苹果",口感较为绵软,区别于现今人们口中常吃的脆爽品种。
现今流行在中国的苹果其实是19世纪从西洋流入中国的,在这种西洋苹果流传之后,人们对比之前所吃的"林檎",发现西洋苹果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就慢慢淘汰了之前一直吃的"林檎",苹果市场也逐渐被西洋苹果占据。
最初外国人将西洋苹果带来中国时,选择了山东的烟台、青岛和辽宁等地开始种植,因此便有了山东烟台苹果的由来,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等都非常适宜西洋苹果的种植,这也是为何至今烟台苹果在国内也一直非常有名气的原因。
随着西洋苹果的普及,人们逐渐将"林檎"改成了"苹果","苹果"这个词本来自于梵语,梵语中将西洋苹果称之为"频果"或者"苹婆果",随着时代的演变,人们才逐渐化繁为简,将"苹婆果"改为了"苹果","苹果"一词一直被沿用至今,再无更换过其他名称。
日语中的"汉文化"传承接触过日本文化的人,都能发现在日语繁杂的字体中时常会夹杂一些中文的繁体汉字,出现这种有趣现象的原因还是要归结到古汉语文化在流入日本之后,就"隔绝"了时代的发展。
日本至今仍然保留,所以在很多日文资料中都能够看到中国繁体字的运用,而日本现今对于苹果的称呼也还停留在"林檎"阶段,享誉世界盛名的"***LE"公司,在中国被人称为"苹果公司",在日本则是被称为"林檎公司"。
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伴随着每个时代的迁移,祖先将古文化中的精华很好的保留下来并将之弘扬发展,而其中不适宜社会发展的"糟粕"则在时代的演变中被无情的淘汰。
"苹果"命名的演变无不反映了当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对于老祖宗传承的"智慧结晶",每一位子孙都不应忘却,人们应该吸取传统文化中博大精深的"精髓",并将其一代代的传扬下去。
为什么我们把苹果叫林檎?而蛇果为什么是苹果?
老家的很多民房周边都栽种有一种叫林檎的树,它们结出的果子就叫林檎。过去,我一直以为应该写作“林青”,因为它就基本上不会像后来我们看到的苹果那般红,哪怕是一点点像也好。
这几天,圣诞节的气氛比前些年淡了许多,除了商家仍然在卖力的去库存外,国人已经开始在圣诞的气氛中调结构了。
苹果就是其中之一。中国人才不管圣诞是不是耶稣的生日呢。他们关心的是圣诞礼物和平安夜的狂欢以及在微信里发个红苹果标识平安之心。
很开心的是中国人把圣诞节过成了平安节!中国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他像一口大染缸,随便你什么东西进来,最后出来的一定是中国酱菜。
所以,我关注了苹果,又想到了林檎和这几年大行其道且贵得令人龇牙咧嘴的蛇果。
查了一下,林檎其实就是中国古人对苹果的称呼。而且,在中国南北两方,所指各不相同。北方的林檎就是苹果。南方的林檎居然是潘荔枝。我今天只说属于苹果的林檎。
再查一下,日本人也把苹果叫林檎。那么,是不是苹果是从中国引进到日本的?是不是后来又出口转内销的回到了中国,成为风行一时的“红富士”?
在中国古代,根本没有“苹果”一词。苹果,古称之“柰”(读作nài,通奈),“林檎”,“来檎”、“联珠果”、“频婆”、“严波”、“超凡子”、“天然子”、“苹婆”等。它原产于高加索南部及波斯的滨海一带。
我国西北部地区也是苹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栽培历史已达2000多年,世界园艺学上称其为“中国苹果”,属于苹果家族中的一支,另一支被称作“西洋苹果”。看来,日本的林檎一定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19世纪中叶欧洲苹果入籍中国后,就逐渐代替中国的绵苹果。欧洲苹果先在山东烟台落户,19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山东青岛和辽宁南部,又相继引种,并开始进行经济栽培。中国除原有苹果属树种外,作为经济栽培的苹果品种绝大部分都是从欧、美、日、苏等国引入的,称为西洋苹果。
写到这里,我七十多岁的老妈说林檎是苏联科学家米丘林帮中国人嫁接出来的。就是用林檎树嫁接的。
我蒙了!
于是连忙百度,还真找到一条信息说:通过植物嫁接技术,在梨树上嫁苹果树的树枝,培育出似梨的苹果果实。该技术由植物学家米丘林发明。米丘林是苏联生物学家,创造了300多种品质优良的果树品种,能够让苹果树上结出带有梨味的梨苹果来。他让苹果树上长出梨子来,用苹果树作“母本”,用梨树的枝条来嫁接。
那么,蛇果也是苹果吗?当然当然!
它应该就是西洋苹果的一个品种。
蛇果原叫"Reddelicious***le"(可口的红苹果)香港人翻译为红地厘蛇果,简约为地厘蛇果。原产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又名红元帅,为红香蕉(元帅)的浓条红型芽变,是世界主要栽培品种之一。
中国蛇果产地多为山东、陕西铜川、甘肃天水。
蛇果,其实与蛇一点关系没有,它被音译为“红地厘蛇果”后面就演变成蛇果了。
所以,我们今天各种水果店里的“美国进口蛇果”,本质上是对产地做虚***表示。它们可能来自我国北方。
林擒味道甘美,能招很多飞禽来林中栖落,所以叫林檎。李时珍说:林檎的果实小而圆。其中关味酸的是楸子。其它还有金林檎、红林檎、水林檎、蜜林檎、黑林檎,都是用其具有的色和味来命名的。另有颜色像紫柰,到冬季才结果的。
这样看来,我又是井底之蛙了。我原本觉得林檎只有绿色,和我最早认为的番茄只有绿色的一样。
话说回来,我还是喜欢林檎那酸酸的、甜甜的、绵绵的味道和它们那小小的,一抓一把的感觉,不像今天的苹果,一口一个吃不下,一人一个吃不完。
今天,两支重要的苹果都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了,无论是中国苹果还是西洋苹果。这种融合,不仅是经济的而且是文化的融合。
最后,没找到林檎,就来一口苹果吧,让你们看看这一口咬得有多专业。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