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保安族文化网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保安族文化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0年保安族人口总数?
中国保安族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下的黄河边,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
据2002年统计,中国保安族有1.6万人,占全州人口的0.8%。主要聚居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的大墩、梅坡、干河滩村,俗称“保安三庄”。刘集乡的高赵李家、肖家、大庄村,柳沟乡的斜套村,虬藏、吹麻滩、寨子沟等乡及临夏市等地也有零星居住。兰州市以及青海西宁、同仁隆务镇等地,也有一些保安族群众居住。
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保安族总人口已增至20 074人。
保安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地为甘肃省,在青海及新疆也有少量分布,截止2020年,保安族总人数为24400余人。
保安族起源于元末明初时期的青海同仁县保安城,族名也因地名而来,在清朝末年,迁徙至甘肃省积石山地区,其习俗和文化与蒙古族和***比较接近。
东乡族和保安族有什么区别?
1.语言文字不同,保安族民族语言为保安语,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东乡族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大多数东乡族都兼通汉语。
2.饮食文化不同。东乡族主要以小麦、豆子、青稞等面食和洋芋为主食,以牛、羊、鸡、鸭、鱼等为副食。
保安族的肉食品以牛羊肉为主,忌食猪、马、驴、骡等和其它凶猛禽兽的肉。
青海保安古镇的由来?
青海保安古镇具有400多年历史,位于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保安古城历经沧桑岁月,历史上是一座雄踞西北的边关重镇、黄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迄今,古城内还保留着古城墙、都司衙门、明清兵营等40多处历史遗迹,是名副其实的活着的历史文化名城。
保安城所在的湟水、隆务河流域自古以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汉代就有中央***派军把守。明朝时期,由于受到海寇屡犯边境,神宗皇帝便下令在保安城所在地增加防御人员,扩建城堡,命名为保安。保安城位于民族聚居和迁移的农、牧区交汇处,自汉朝以来,汉、西羌、鲜卑、吐蕃、蒙古、土、回等民族,长期在这里交融共处,孕育了保安族和融合了中亚***文化、西域突厥文化、蒙古文化、藏文化以及中原地区的汉文化的保安族文化。
如今,保安城虽然保存了一些古城遗址,但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原貌。这几年,同仁县依托“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效应,充分利用“北依西宁、南望九寨”的地理优势,积极传承保安城悠久的历史文化,生动再现保安古城的原始风貌,将古城建设成具有明清建筑风格,重现明清时代古雅的青砖、汉瓦、木床风格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据悉,古城修缮工程首先实施了保安大街街面部分修缮工程,统一建成青砖、汉瓦、彩雕、吊栏等形状的明清风格古街,并修建保安古城牌坊、停车场、农贸市场、铁城山景区。同时将陆续恢复都司衙门、明清兵营、南北古城门、古城墙等30余处历史遗迹,全面恢复保安古城面貌,重现历史辉煌,为同仁县旅游兴县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保安镇,隶属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地处黄河南岸的隆务河河谷地带,2018年,区域面积330.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0480人。
古代,是西羌居住地。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赵充国在湟水流域威服定羌,保安一带置河关县,并在此置军屯垦,其后历代设官建治。
唐龙朔三年(663年),吐蕃攻吐谷浑后,尤其在***、天宝年间,战端屡起。
元时,保安雕窠城上的部队,受积石州元帅府达鲁花赤(镇守官)撒鲁尔部首领统管。
从元末明初,隆务河中游谷地统称为保安,专建有保安城堡,直至1929年(民国十八年)同仁县成立。2002年,与麻巴乡合并,称保安镇。
截至2019年10月,保安镇下辖1个社区和14个行政村。
2018年,保安镇有工业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保安族文化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保安族文化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